食用调和油配料比例被视为“最高机密”
记者采访发现,长沙一家超市所售的14个品牌的55款调和油,只有5款产品配料表中模糊标明“精炼菜籽油51%-54%”“冷压山茶油、玉米油≥40%”等字样,其余50款调和油均未注明配料表中的油类含量,消费者对调和油配比完全是“雾里看花”。
在一款“非转基因茶籽调和油”货架前,一位销售人员表示,该款调和油中茶籽油和菜籽油的勾兑比例为7:3,绝不添加其他的油脂。然而记者发现,同品牌一款5升包装的纯茶籽油价格为338元,按照这名销售人员的说法,该品牌“茶籽调和油”中仅茶籽油的价格就超过230元,而价格标签上却显示,该款调和油价格仅为83.5元。
张明勤是湖南一家知名油脂企业的技术顾问,有着数十年食用油行业的从业经历。他向记者透露,由于成本日益上涨,市面上调和油的成分多以大豆油、棕榈油为主,茶籽油、花生油等价格较高的油类所占比例不大。各企业对调和油配料比例之所以敢秘而不宣,一是权威部门无法检测配料比例,二是出于保护产品配方的商业考虑。
吴苏喜指出,检测手段的不成熟,调和油成分和配比的模糊不清,为一些不良商家生产劣质调和油甚至使用廉价油料以次充好提供了空间。业内人士指出,各生产企业视调和油具体配方比例为最高机密,整个行业一直心照不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