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长沙12月6日专电(记者 张淼 刘良恒)题:食用调和油标示不清 专家建议早出台国标
当下,市场上众多包装精美、名称花哨、概念新颖的食用调和油成为不少家庭烹饪用油的首选。然而,记者近日在多家超市采访发现,食用调和油产品在名称标示、配料比例、营养界定等方面存在诸多“说不清、道不明”的地方。专家表示,应尽早出台调和油国家标准,纠正其中的不正之风。
食用油产品名称标示“五花八门”
据悉,调和油消费量已经占我国小包装食用油消费总量的30%以上。
记者采访发现,调和油生产企业往往仅将具有较高营养价值、价格高的油品放很少比例,用价格低的食用油作主要成分,却将调和油以前者来命名,产品命名极不规范。
藻油DHA调和油、添加深海鱼油调和油、天然谷物调和油、均衡调和油……在长沙市岳麓区一家大型超市的食用油货架旁,面对一排排名称各异的调和油,一对前来买油的中年夫妇向记者道出了心中困惑,“名字全都是花里胡哨的,根本不晓得到底是什么”。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国内不少调和油产品的名称标示存在模棱两可、似是而非之处,有误导消费者、故意打“擦边球”的嫌疑。例如,一款国内知名品牌的5升装调和油,产品名称为“花生浓香食用调和油”,产品配料依次为菜籽油、大豆油、花生油、芝麻油。
卫生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中规定,“各种配料应该按制造或加工食品时加入量的递减顺序一一排列”。由此推断,该款“花生浓香食用调和油”中花生油含量少于价格较低的菜籽油和大豆油,但是命名却故意突出了花生油。
长沙理工大学食用油脂研究专家吴苏喜教授说,市场上不少企业以盈利为目的,利用消费者对调和油产品缺乏了解,有意混淆概念,随意冠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