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长廷。图片来源:台湾今日新闻网
台湾今日新闻网刊发前陈水扁办公室、台湾时事评论员陈淞山署名文章称,民进党“中国事务委员会”的成军,意味着党主席苏贞昌的“围谢堵蔡”政治算计又成功往前迈进了一大步,孤军奋战的谢长廷与孤掌难鸣的蔡英文,如今都只能在苏主席“固步自封”的政治战场中各自寻求脱困之道,同时,民进党两岸困局政治“罩门”的拆解也更加艰难,重返执政的“最后一哩路”看起来似乎也更加地遥远了。
文章指出,擅长单兵作战、见招拆招的苏贞昌,从担任党主席之后,其实都是以谢长廷可能参选党主席、蔡英文可能再战台湾地区领导人的政治角度去衡量、判断自己的政治定位、策略与方向。
所以,在历经去年4、5月党主席选战当中其他参选者许信良、吴荣义与苏焕智不同角度与不同策略的政治围剿洗礼后,原本“脑袋空空”的苏主席开始变得聪明,开始懂得运用政治谋略来对付他的“政敌”谢长廷与蔡英文。因此,苏主席上任不久后便主动释出诚意希望与谢长廷就两岸问题展开合作,企图用“苏、谢同盟”的政治合作氛围分化谢与蔡英文的政治关系。
然而,“谨小慎为”的苏主席在往后几个月中开始摸索两岸问题后自信心逐渐增强,再加上其重要政治幕僚与新潮流系统的“反谢”声浪与日俱增,他开始意识到与谢长廷共享党的两岸事务决策权可能会“偷鸡不着蚀把米”,既让新潮流系统与苏的政治结盟产生严重的政治裂痕,对他自己的党主席连任与竞逐2016“大选”埋下更多的政治隐忧同时,也会因为谢长廷掌握党的两岸事务主导权而让谢“趁机坐大”,更有机会与条件来与其竞逐党主席之位,其结果,一旦谢、蔡像当年台湾地区领导人初选一样再一次合作同盟,苏可能就连党主席的连任都会梦碎,更不要说能够再战台湾地区领导人初选!
就在谢长廷去年10月初抢先登陆访问,展现旺盛的政治企图心想主导民进党的大陆政策路线之际,苏主席便已决定与谢分道扬镳以免“养虎为患”,除了要党中央的“中国事务部”对外表示谢长廷是个人身份访中,不代表民进党的立场外,自己更直接对外表态说处理两岸事务“这件事不急”。
紧接着,在中共18大会议结束后不久,便传出民进党要成立“中国事务委员会”,由苏主席兼任“召集人”的位置,摆明了就是要让谢长廷“脸上无光”自动出局,最后,则是因为谢长廷、游锡堃相继表态婉拒参与该委员会的运作,吕秀莲对外表示该委员会的牌打的不好,而让“中国事务委员会”的成立与成军延宕了5个多月,如今,总算公布成员名单准备开始正式运作。
苏对谢的政治围堵还不止于此,日前谢长廷阵营传出将在5月份与大陆民间智库在香港合办两岸研讨会,其间也曾在3月底派维新基金会的代表积极参加在福建平潭所举办的两岸关系研讨会,随后不久,便传出民进党中央也有意以新境界基金会的智库名义与大陆的涉台智库合办研讨会。
显然,苏主席的“两岸牌”根本不是为了与大陆展开对话与交流,包括目前正式成立“中国事务委员会“的政治目的都是在围堵谢长廷,把谢长廷打成“当年的许信良”一样,谢长廷便没有任何政治价值与机会与苏争两岸事务主导权及党主席职位,更不要说能有足够的政治能量与蔡英文展开合作与结盟,谢、蔡的党主席与台湾地区领导人初选提名机会便会双双落空。
苏主席挟其党主席的政治制高点及战略地位,的确已经让谢长廷政治重创难以翻身,而蔡英文本身又因为先前听信其幕僚错误的政治情报与信息早就承诺答应加入“中国事务委员会“的运作而无法中途抽身,目前,谢与蔡在两岸步调发展处理上的不同调,的确也让苏更有“分化”、“阻隔”谢与蔡合作结盟的政治机会与形势,苏的“围谢堵蔡”政治布局至此已完全奏效!蔡英文的“龙困浅滩”,谢长廷的“千山独行”,“中国事务委员会”的虚设招牌,真正的政治赢家就是苏主席自己。
目前,谢与蔡的政治困局就如同民进党的两岸困局一样,既看不到政治曙光,也看不到如何解套的政治机会与希望,苏主席“一石两鸟”的“围谢堵蔡”政治策略其实是成功的,我们还是必须佩服他在最后的关头能把游锡堃拉回“中国事务委员会”担任重要成员而让谢长廷独自落寞。
只是,在苏主席“炮口对内”的政治算计之余,我们不禁要反思,缺少谢长廷加入的“中国事务委员会”,或许不至于变成“台独委员会”,但却是明显意味着“对大陆说不”的政治敌视与挑衅,民进党终难解除两岸事务处理“麻烦制造者”的角色包袱与定位,民进党是否真的有能力再“重返执政”呢?
谢长廷登陆的一小步,是民进党历经在野、执政、又在野政治历程后的一大步,原本是民进党脱胎换骨务实调整大陆政策路线的政治契机,原本是打开民共交流机会之窗的新起点。
然而,苏主席“围谢堵蔡”的“中国事务委员会”成立,同时也意味着谢的所有努力完全化为乌有,民进党的两岸问题与政治困境一切回到原点,等待另一个适合的人在适当时机重新出发。要打破这个政治困局,或许也只有愿意认清政治形势与自身处境的蔡英文真的肯站出来,与苏直接摊牌、对决,才有希望与机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