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石,全球PE行业的一个象征

2013-05-13 09:28     来源:证券时报     编辑:林天泉

  黑石在中国金融界被广泛知悉,应是其2007年6月22日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之前,引入中国主权财富基金——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斥资30亿美元,购入黑石集团约10%的股份。十分凑巧的是,上市不久,次贷危机不断恶化,黑石股价不断下跌,一时间将包括中投在内的投资者套牢其中。不过,黑石的创始人和原始股东成功地高位套现。这已经足够成为让中美财经媒体反复挖掘分析的一个投资案例了。

  在黑石上市之前,PE一直以一种谨慎低调、甚至有些神秘的风格进行运营。因此,黑石2007年上市引起了当时金融界的广泛争议。英国《经济学家》杂志的批评文章直接命名为《拯救施瓦茨曼》。美国《财富》杂志以黑石的会议室为背景分析说,“每一个时代都需要一个象征性的任务”,文章赞誉黑石的施瓦茨曼为“华尔街的新国王”,他会与华尔街上曾经风云一时的摩根等记入史册。

  黑石集团于1985年由彼得·彼得森 (Peter G. Peterson)和史蒂芬·施瓦茨曼(Stephen Schwarzman)共同创建。黑石这个名字是彼得森想出来的,chwarz在德文的意思是“黑”,petra在希腊文的意思是“石”。各种介绍中,黑石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另类资产管理和提供金融咨询服务的机构,是全世界最大的独立另类资产管理机构之一,也是美国规模最大的上市投资管理公司。

  不过,对于黑石的了解若仅局限于此。那么,就确实没有充分借鉴这一先行者更为深刻的成长经验和体会。

  例如,在上世纪80年代恶意收购流行的美国,黑石坚持了一个反潮流的规则——友好收购:“我们兜售一种理念,你们可以信任我们,我们会跟你们在一起,”彼得森说,“这在那时候很另类,但非常管用。”这个规则一直保持到现在,被不少PE积极学习,甚至成为私募股权的“私”的一个自然内涵:双方应当通过私下的充分沟通,建立相互的信任和了解。又比如,黑石强调自己喜欢投资“并不时髦”的产业,喜欢与行业的主导型企业合作,时点选择也引人称道。一个经典案例是,2004年从德国一投资机构手中买下塞拉尼斯化学公司(Celanese),然后利用华尔街当时互联网新经济低迷、投资者转向传统行业的气氛推向资本市场,不到半年,黑石就获得了现金收益30亿美元和为数不少的上市公司股份。

  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资产管理公司发展成为市值达数百亿美元、业务多元的上市PE公司,黑石集团既是上世纪80年代后美国并购潮和金融创新带来全新金融服务业态的产物,也是创始人独树一帜、险中求胜取得的丰厚果实。黑石坚持诚信的投资哲学,致力于与被投资者建立长期利益关系,以谦卑姿态开创重组咨询等反市场周期业务,这为黑石优异的长期业绩及危机时的稳定表现奠定基础。

  与中国当前的PE投资发展相对照,黑石具有的重要借鉴和参考价值至少有四点。

  一是交易结构的安排灵活和多样化。1980年代,黑石在投资吉布森贺卡公司及运输之星公司时就综合采用了资产、债务、股权重组相结合的投资方式,现金流偿付、提高现金流、股息资本重组的同步实施为黑石带来巨额回报。目前中国PE投资的主要手段仍为传统的股权投资,同质化严重,在交易结构的安排上需做重大改进。

  二是退出渠道多元化。退出渠道始终是影响PE发展的关键因素。总体看,IPO是目前中国PE的主要退出方式,也是收益率最高的退出方式,中国创业板更加强化了该方式的吸引力。与并购占国际PE退出方式一半以上的数据比,中国2007—2009年的PE退出案例中,并购方式在全部退出案例中的比例不到20%。

  三是PE基金应当聚焦于为企业提供增值服务并价值创造。长期看,持续获得高额回报依靠专业团队甄别优秀项目,并通过参与经营管理,帮助企业价值提升,突击Pre-IPO项目实际上与这些原则背道而驰,也难以持续。

  四是提高专业化程度、完善产业布局。未来,PE投资的专业化程度必须相应提升,注重企业质量的内涵将更丰富,并在市场竞争力量的推动下,促使产业链重心逐步从后端向前端转移。

  25年过去了,黑石集团依然按照1985年彼得森和施瓦茨曼所设计的蓝图前进着:一家以私募股权为中心业务,在时机成熟的时候也涉足其他领域的新型金融机构。这家经历风雨、既广受关注、也饱受争议的PE公司,同时也被视为是全球PE行业的象征公司之一,可以成为当前中国PE公司和整个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参照。(巴曙松)

延伸阅读

订阅新闻】 

更多专家专栏

更多金融动态

更多金融词典

    更多投资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