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的多家企业或业内人士几乎都提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外包企业融资难。
李京梅表示:“外包企业属于轻资产企业,没有厂房、设备等作为抵押物,因此在贷款上不占优势。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难度更大,而这些企业对研发等成本要求更高。”
此次《纲要》就在此方面有了很大突破,这将有望改变外包企业一直以来的融资难题。《纲要》表示,要健全高效投融资体系。积极改进和完善对国际服务外包产业的金融服务。鼓励金融机构创新符合国际服务外包产业特点的金融产品,拓宽抵押担保物范围。推动各类投资担保机构为服务外包企业提供贷款担保。大力支持符合条件的服务外包企业发行债务融资工具和在境内外特别是创业板上市,拓宽服务外包企业融资渠道。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服务外包创业投资领域和新兴国际服务外包发展领域。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开展适合服务外包企业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加大对中小服务外包企业的金融扶持力度。“这一政策对企业来说是极大的利好!”刘京誉表示:“此前对外包企业的鼓励政策多为财税等方面的支持,这个很有必要。但是金融体系的建设将会发挥更大价值,要将金融的力量真正有效地利用起来!”
刘京誉说,这个政策意味着,发包商不需要一次性付清承包企业的款项,而是可通过中国的金融机构得到贷款,再慢慢偿还给承包企业。这可大大增强我国外包企业的竞争力。特别是对于新兴市场的发包商来说,具有极大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