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小幅涨跌

2013-01-16 14:01     来源:国际商报     编辑:范乐

  1月7日~11日当周,国际主要经济体公布的数据有好有坏,大宗商品价格呈现小幅涨跌局面。美国商务部(DOC)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11月贸易赤字487.3亿美元,高于市场预期;德国经济部表示,预计德国2012年第四季度经济表现将有所下降,因为欧洲需求不景气使工业产出水平下滑;意大利财政部1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意大利3年期国债得标利率跌破2%,为近两年最好成绩;数据显示,中国去年12月消费者通胀年率攀升至7个月高位2.5%。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超出预期,打压了市场对中国的货币宽松预期,包括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录得年率降幅1.9%,也体现了大宗商品需求的低迷。与此同时,美元出现明显下跌的走势。11日美元指数收于79.57点,比前一周下跌1.16%,反映出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水平的CRB指数为297点,比前一周上升0.86%。

  原油:11日,纽约WTI原油期货合约收至每桶93.56美元,比前一周上升0.52%;伦敦原油期货为110.64美元,下跌0.62%。

  贵金属:11日,纽约期金报收每盎司1660美元,上涨0.71%;白银期货收至每盎司3037美分,上涨1.58%。2013年美联储宽松预期受到打压,近期包括德意志银行、汇丰、瑞信在内的多家金融机构相继下调2013年国际金价预期,下调后的价格多维持在1750美元/盎司左右,年涨幅仅为6%左右。而去年第四季度,多数国际大型金融机构对2013年的国际金价预计维持在1800~2000美元/盎司。

  金属:伦敦市场有色金属价格指数比前一周上涨0.46%,其中伦敦期铜价格为每吨8045美元,下跌0.49%;铝价收于2097美元,上涨1.82%。

  国际钢市指数CRU为175.0点,持平。

  橡胶:因受中国贸易强劲数据支撑,期胶价格触及9个月新高,泰国天然橡胶价格收于104.1泰铢/千克,上升0.58%。中国去年12月进出口增长均优于预期,贸易顺差扩大至316亿美元,由于中国买家会在2月农历新年假期之前减少出手,市场普遍预计当前价格不太可能持续。

  大豆、豆油:芝加哥大豆期货收于每蒲式耳1424美分,上涨2.57%;豆油期货收至每磅48.88美分,下跌1.08%。中国海关10日公布,中国去年12月进口大豆589万吨,较11月的416万吨上升41.58%,较上年同期增长8.7%。2012年1~12月份大豆进口总量为5838万吨,同比增长10.92%,中国大豆进口数量增加推动了国际大豆价格的上升。从后期来看,美国农业部再次上调美豆单产水平,而南美天气表现良好,丰产预期强烈,将给后期盘面施压。

  粮食:芝加哥小麦、玉米期货价格分别收于每蒲式耳755美分、708美分,比前一周上涨1%和4.19%。泰国含碎25%大米价格为每吨545美元,持平。

  棉花:受美棉出口增加影响,11日,纽约棉花期货价格为每磅75.62美分,上涨0.75%;英国棉花展望cotlook-A指数为83.35美分,下降0.12%。美棉周度出库数据显示,截至1月3日当周,美棉陆地棉已装运76.7万吨,占全年度应装运量243.8万吨的31.5%。截至当前总签约量为199.8万吨,占年度出口量的82%。

  食糖:11日,洲际交易所(ICE)原糖期货价格收于每磅19.17美分,上涨1.7%;国际糖业组织原糖综合报价为18.99美分,下跌3.97%。

延伸阅读

订阅新闻】 

更多专家专栏

更多金融动态

更多金融词典

    更多投资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