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揽储大战箭已上弦 理财产品收益多上浮

2012-11-27 11:10     来源:长春晚报     编辑:范乐

  年终岁尾,每到这个时候银行的吸储压力都将增大。今年也不例外,近日,记者走访我市多家银行发现,从11月中旬以来很多银行开始销售“跨年”理财产品,这些理财产品的共同特点是:期限较短、大多在半年以下,多数理财产品收益率在4%以上、普遍较前10个月有所增加。可以说,一场关于理财产品的大战已悄然开幕,不过市民要想在“硝烟四起”的市场中俘获属于自己的战利品,还应先了解一下下面这些内容。

  理财产品收益率上浮

  多数可达4%

  随着央行年内两次降息,今年理财产品市场一直不容乐观,很多市民表示在银行存款利率极低的情况下想买些理财产品增加收益,但是纵览前10个月理财产品的收益让一些市民很失望。不过,近日记者从多家银行了解到,进入11月中旬以来,不少银行短期理财产品收益率均有所上升。

  “您好,下周预售保本型理财产品,5万元起、49天预期,最高年收益率4.6%。”孙大娘是某银行的客户,上周五收到该银行短信通知,她“喜出望外”,和老伴儿商量之后,两人决定好好利用手头的资金来增加收益。

  “正好我有5万元存款刚到期,存在银行一年才涨了一千多元,感觉有点儿‘亏了’,正犹豫到期之后是否继续转存呢!这不,看见银行发的手机短息,我和老伴儿一商量打算先来看看。我算了一下,如果预期是49天的话,1月份就可以到期,即便到时候春节办置年货需要钱,资金周转也不会受到影响,而且收益还比银行储蓄高不少,挺划算。”26日,在该银行内,孙大娘一边排着队一边对记者说。

  记者走访多家银行了解到,近日,市场上期限在3个月以下,收益率在4%以上的短期理财产品较前期有所增加,由于年末揽储压力增大,有些股份制银行甚至不惜以预期5%的年收益率来吸引消费者眼球。

  据了解,目前市场上短期理财产品最短1个月、5万元起就可以购买,有些银行还承诺保本,与银行定期存款相比,最大的优点就是周转期短、利率较高。以某银行在售的一款5万元起购、期限为63天、预期收益为4.3%的理财产品为例,如果中途未进行预期年化收益率调整,且在产品到期日实际收益率达到了预期收益率,则客户投资收益为:50000×4.3%×63÷365≈317元。

  算好时间差

  依实际情况选产品期限

  据了解,从短期来看,目前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或小幅震荡,但业内人士分析,考虑到年末及跨年资金需求等因素,未来一段时间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有望震荡向上,尤其是跨年度期限为1个月-3个月的产品收益率优势更为突出。

  “马上要到年底了,不少手上有现金的市民开始寻觅安全的理财产品过冬避寒。不过面对最近的密集发售,尤其是跨年的理财产品,市民可根据资金流动性要求来选择。如果在春节前有使用资金的打算,在购买时最好选择期限为80天以内的产品,同时要关注资金到账时间。但如果投资者对流动性要求不是很高,那么就可适当选择一些更长期限的理财产品来增加收益。”工行的一位理财师介绍说。

  选择时注意三点

  让收益稳中获胜

  虽临近年末,银行理财产品数量与收益率都明显增加,为保证最大收益,市民在选择产品时还要注意三点问题。

  首先,要仔细查看产品说明、多走几家银行进行比较,详细咨询银行工作人员产品的到期时间以及风险系数等情况。

  其次,要注意“理财收益及理财本金在投资到期日与资金实际到账日之间不计利息”的规定,如果市民所买理财产品到期日恰逢法定假日银行休息的话,理财产品的资金占用天数将延长,虽然表面上看收益率较高,但总的算下来实际收益率也将被大打折扣。

  最后,理财产品并非银行储蓄,投资均需要承担一定风险。因此,市民在选择产品时不能一味追求高收益而忽略风险,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合理配置资产,如果最后不但收益没得到,连本金也赔进去的话就得不偿失了。

延伸阅读

订阅新闻】 

更多专家专栏

更多金融动态

更多金融词典

    更多投资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