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一改颓势,再度步入升值轨道。尤其在10月11日后,人民币加速上行,兑美元盘中汇价连续突破6.28、6.27、6.26、6.25、6.24关口。10月31日,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以6.2387的涨停价报收,收盘再创新高。
近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持续走高,正在对货币政策操作产生深远影响。
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最大悬念是热钱会否大量流入内地市场。10月下旬,随着海量热钱袭击亚洲资本市场,包括我国香港金管局、韩国、泰国等相关机构均已采取措施,防止热钱流入吹大资产价格泡沫。其中香港作为亚洲最发达的金融市场,其人民币ETF、H股和人民币固定收益产品,成了此轮热钱涌入套利的重点。为了应对热钱冲击,香港金管局自10月19日以来,频频购入美元、投放港币以稳定联系汇率,香港特区政府也专门针对炒楼热钱,出台了额外征收印花税、打击投机炒作的政策。
中国内地与香港一样,也是此次热钱流入的主要目标。虽然我国目前尚未完全放开资本项目可兑换,按理说,热钱并不容易快进快出。但从以往热钱流入的路径看,经常项目是热钱流入内地市场的重要渠道之一。此外,地下钱庄等诸多难以监管的渠道,也是热钱曲线流入的可能路径。
目前看,从9月下旬开始,境外热钱开始持续流入中国,虽然规模尚不显著,对我国金融体系也未产生实质性影响,但热钱的流向无疑引起了有关方面的高度关注和警惕。因此,如何监管入境热钱,防止其泛滥到整个中国实体经济中,引起通胀抬头、资产价格飞涨,成了市场各方关注的焦点。
早在2010年美联储宣布新一轮量化宽松方案时,央行行长周小川就针对热钱提出过著名的“池子”概念。他强调,中国将采取“总量对冲”的措施应对热钱。他说,短期投机资金入境后,它们将被引入一个“池子”,而不是进入中国的经济。当投机资金撤退时,中国再将其从“池子”里放出,从而在宏观上减少资本跨境流动对中国经济造成冲击。虽然市场曾对“池子”是什么作出过多种猜测,但不管答案如何,在当前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带来的输入性通胀压力渐增之际,货币当局要围堵流入的热钱,“池子”似乎应当再次发挥重要作用。
不过,有一点必须引起市场注意:与QE2推出时国内正在积极打压资产泡沫和通胀的背景迥然不同的是,当前不仅CPI已经降至2%以下,通胀压力不大,房地产价格也因为“限购令”的影响涨幅收窄,更重要的是,较之热钱流入,有关方面更担心的是股市低迷和资本外流。在这样的背景下,面对热钱的持续流入,央行究竟会采取何种货币政策工具,吸收对冲流动性,同时发挥“池子”的作用、加强对热钱的监管?
其实,如果热钱持续流入,常规上,货币政策工具吸收和对冲流动性的难度将大为增加:一方面,中国向好的经济数据,以及中国经济增长在全球的领先地位,特别是10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2%,重回临界点之上,足以支持人民币汇率继续保持坚挺,坚挺的人民币汇率将会增加对热钱的吸引力,从而使热钱绕道继续流入内地市场;另一方面,热钱的持续大量流入,又会推高内地市场消费品价格,特别是资产价格,加大通胀风险,甚至倒逼货币当局不得不采取升息之类的紧缩政策。
细心的人已经注意到,9月以来货币当局采取的应对之策,足以彰显货币当局在处理热钱方面的智慧和艺术:面对跨境热钱流向的不确定性,央行“以不变应万变”,坚持通过公开市场逆回购的灵活操作,收放银行体系流动性,支持实体经济。
最引人注目的还是10月29日~11月2日这一周的逆回购操作。就在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不断创出新高、人民币升值预期不断增强、市场对热钱流入内地市场的担忧不断加剧之际,央行不仅没有紧缩流动性,反而加大了逆回购释放流动性的规模。10月30日,货币当局为缓解月末前因多重不利因素冲击导致的资金短缺现象,开展了被称为“史上单日新高”的两期共3950亿元逆回购操作;11月1日,央行继续开展580亿元7天逆回购操作与1150亿元14天逆回购操作。全周实现资金净投放3790亿元,创单周净投放资金的历史记录。
上周的逆回购操作,向市场释放出了两个重要信息:其一,当前热钱流入数量并不大,货币当局并无实施紧缩货币政策、防止流动性泛滥的压力;其二,即便热钱流入,货币当局仍会采取逆回购操作而非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方式,努力在“满足银行体系合理的流动性需求”、“管理通胀预期”和“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三者间,寻求对各方影响最小、积极作用最大的最优动态平衡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