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中国金融杂志》撰文表示,目前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金融改革和支持经济增长的任务很重。
周小川在文章中写道,当前,我国经济增长的外部环境十分严峻,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还在不断加强,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金融改革和支持经济增长的任务很重。
周小川说,人民银行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保持货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进一步增强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并力争在金融改革发展的各个领域取得新突破。
同时,他还回顾了十年来我国金融宏观调控政策。他表示,这十年,面对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的风云变化,人民银行针对不同时期经济金融运行特点,注意在不同阶段把握好政策的取向和力度,金融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前瞻性、有效性得到明显提升,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金融环境。
2002年以后,我国经济摆脱亚洲金融危机影响步入上升周期,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各方面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很高,特别是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流动性过剩压力不断加大,保持物价基本稳定成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人民银行从2003年4月创造性地启动央行票据收回流动性。伊拉克战争和SARS疫情结束后,人民银行开始使用存款准备金率和公开市场操作以及利率政策工具组合抑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较早重视房地产价格变化,从2003年6月开始对房地产信贷进行风险提示,逐步建立起以调节首付比例和利率杠杆为主的、差别化的房地产市场调控机制。同时,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发挥汇率在国际收支平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中的积极作用。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中国经济出现了增速急剧下行、企业经营困难等问题,人民银行按照中央统一部署,果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通过调整公开市场操作力度,确保流动性供应,先后多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引导金融机构扩大信贷投放,及时释放确保经济增长和稳定市场信心的信号,为提振信心、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回升发挥了重要作用。2010年,随着我国经济企稳回升及世界经济逐步复苏,中央审时度势,及时调整政策力度和方向,货币政策从适度宽松转向稳健,人民银行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加强流动性管理和宏观审慎管理,有效控制了一度出现的物价过快上涨势头,保证了货币条件向常态回归。在多项调控政策的共同作用下,通胀水平在2011年7月创下3年来新高后回落。2011年10月份以后,针对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持续蔓延、外需明显减弱、国内经济增速放缓、部分企业经营困难加大等问题,人民银行按照中央关于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大预调微调力度,引导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有效满足了实体经济发展的合理资金需求。
周小川说,在做好总量调控的同时,人民银行积极研究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各项政策措施,充分发挥信贷政策的指导作用,有效引导金融机构坚持有保有压、有扶有控,加大对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并积极促进信贷结构进一步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