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速扩张达20万亿 中国式影子银行风险加剧

2012-09-29 09:23     来源:人民网     编辑:王伟

  “影子银行”迅猛的扩张速度引起了业界和监管层的高度关注。近日,央行副行长潘功胜指出,至今各国仍未从源自影子银行的金融海啸阴影中走出来,其中的重要原因是传统金融统计信息存在缺失,数据不能及时反映危机迹象,之后又无法准确判断危机扩散的风险。

  对于出路,潘功胜说,强化各国央行职能,修订法律框架,拓宽监管领域,扩大统计范围。

  影子银行迅速扩张

  “影子银行”的概念源自美国,因酿就2008年以来的全球金融危机而颇负盛名。据中国银监会首席顾问沈联涛估计,2010年中国存量影子银行贷款已达20万亿元,占中国GDP的1/2。据悉,目前影子银行的资金来源不仅包括储蓄资金、企业闲置资金,还包括从银行融资便利的企业和个人从银行套取的低利率贷款资金,再转手贷给大量难以从银行获得贷款的企业和个人。

  数据显示,2002年到2011年间,中国社会融资规模由2万亿元扩大到12.83万亿元。同时,委托贷款、信托贷款、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3个表外融资指标十年间高速膨胀,委托贷款新增由2002年的175亿元扩张至2011年的12962亿元。

  还有更多的资金是通过银行理财的渠道流入了“影子银行”。2011年,银行理财产品发行规模达16.5万亿元之巨。

  对此,分析人士指出,在金融管制、资金垄断下,大型国企等能以低廉利率从银行获得大笔贷款,中小民企与政策限制型企业则普遍通过“影子银行”获得资金,形成金融“双轨制”。

  房地产成风险集中地

  一位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总体来看,目前风险只是局部的,尚未形成系统性风险。”而鉴于银根紧缩、房地产调控,房地产无疑成为“影子银行”资金集中地,房地产业过度信用扩展,风险增大。

  国际评级机构标普近期表示,对大部分开发商的评级展望仍属负面,预计未来6至12个月可能会有少数正面评级行动。2012年和2013年,随着开发商确认过去12个月疲弱的物业销售以及利润率下降的事实,多数开发商的信用比率将削弱。

  国际金融问题专家赵庆明对媒体表示,银行表外业务和信托业务的风险来自两大领域:一是过去几年银行信贷限制的房地产融资,二是因贷款额度紧张被银行赶到表外的融资项目,这些项目当时之所以被赶至表外,可能银行觉得风险较高,或者认为风险存在不确定性。

  影子银行不能一刀切

  日前,央行将社会融资规模提上议程,让业内看到了监管层欲与欧美等国对应统计口径,监控影子银行风险。此前,业界也一致呼吁设计针对影子银行相关的信披制度。

  金融业“十二五”规划中提出,未来要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金融机构的改制和增资扩股,以及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农村金融机构和小额公司。

  上述业内人士则认为,“没必要对影子银行‘一刀切’,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刚推行,影子银行不应该被遏制。同时,应进一步引导民间资本阳光化。”

  广东金融学院院长陆磊对媒体表示,首先,银行与影子银行的关联是切不断的,理财产品的透明度应提升;其次,如果要介入类影子银行业务,不应将存贷款业务和影子银行的业务糅在一起,而是应该建立独立的控股子公司,设置防火墙实现风险隔离。因此将来即使倒闭也仅涉及一个法人而已,不会大规模影响银行客户。(据 国际金融报 记者 余雪菲)

延伸阅读

订阅新闻】 

更多专家专栏

更多金融动态

更多金融词典

    更多投资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