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利率”催生理财热 上市公司竞相“砸钱”

2011-08-25 09:19     来源:中国证券报     编辑:王思羽

  在通胀高位运行环境下,为应对“负利率”冲击,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钟情理财产品。初步统计显示,仅下半年以来,就有28家公司披露了理财信息,计划投资理财产品总额近90亿元。随着大量资金涌向理财产品,理财收益自然不是小数目。目前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年化收益率在5%-7.5%之间,按今年以来约200亿元理财资金规模测算,上市公司的“副业”年收益有望达到10亿元规模。

  理财之风劲吹

  在紧缩政策陆续出台、原材料成本和劳动力价格上涨影响下,上市公司经营面临着严峻考验。同时,通胀高企背景下,“负利率”一直困扰着许多公司,促使一些上市公司争先恐后地奔向理财市场。

  大智慧数据显示,2008年购买理财产品的上市公司只有4家,2010年增加至18家。2011年上半年,披露理财行为或计划的上市公司多达26家,涉及金额逾百亿元。下半年以来,理财风潮更是愈演愈烈,7月以来短短不到两个月,已有28家公司披露理财相关公告,涉及金额合计89.56亿元。

  实际上,下半年以来,上市公司理财出现了新的变化,除规模大、数量多外,主板公司的积极参与尤为突出。今年上半年涉足理财产品的公司中,2010年之后上市的中小板、创业板公司占据多数,由于这些公司普遍存在大量超募资金,购买理财产品成为其投资渠道。然而,下半年以来,28家涉及理财的公司中,22家属于沪深两市主板公司,表明手有余钱的主板公司理财热情空前高涨。

  大智慧数据显示,云南白药是7月以来出手理财最阔绰的上市公司。早在今年3月10日云南白药已披露公告,计划运用不超过3亿元的自有资金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然而,7月22日云南白药再度发布公告,将理财总额度由原来的不超过3亿变更为不超过最近一个会计年度审计后净资产的20%,按照半年报数据测算,该公司拟投资理财总额约为9.81亿元。

  在众多参与理财公司中,双汇发展显得尤为突出。因为受到“瘦肉精”事件冲击,双汇发展产品销量大幅下滑,中期净利润同比下降85%。不过,就在半年报披露当日,双汇发展拟通过独资子公司使用不超过4亿元自有资金购买银行短期理财产品。按目前短期理财产品5%左右年收益计算,4亿元资金的下半年投资收益约1000万元,这对于双汇发展的业绩提升可谓是杯水车薪。

延伸阅读

订阅新闻】 

更多专家专栏

更多金融动态

更多金融词典

    更多投资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