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利空“夹击”之下的A股市场,周一,连续第五个交易日收跌,上证综指更是收出年内新低。两市成交额现“地量”,总量萎缩至1300亿元以下。
不过,对于A股的再度探底,业内称当前点位应离底部不远,不必过于悲观。
上周外围市场“崩盘式”的下跌,让人对周一A股市场开市陡生担忧。但出人意料的是,沪深大盘在多重压力下竟双双小幅高开,此后还一度惯性上冲。无奈市场人气依旧匮乏,股指在缺乏热点板块带动的情况下冲高回落。
截至收盘,上证综指报2515.86点,跌18.50点,跌幅0.73%;深证成指报11112.64点,跌188.89点,跌幅1.67%。两市合计成交1270.4亿元,再创近期成交地量。
事实上,A股虽然摆脱了“崩盘式”急跌,但阴跌不止,过去5个交易日上证综指累计跌幅超过4%。
阴跌不仅消磨了投资者的信心,也弱化了市场的融资功能。8月以来,周新股的发行数量不断递减,本周仅有两只新股进行网上申购。上会审核速度也出现减慢趋势。8月以来,每周上会的公司数量在5家上下,远低于前期周均10家的上会速度。
昨日,除了少数区域与概念性板块,行业指数普遍下跌,水泥、建材两大板块继续处于领跌状态。统计数据显示,大盘资金昨日净流出28亿,资金流出居前的五大板块分别为建材、机械、化工化纤、医药和钢铁,而银行、电力、保险板块资金流入居前。
不过,个股不乏亮点。昨日两市涨停的个股家数有14家,个股涨跌比约为2:3。这表明在大市偏弱的情况下,仍有做多资金试图营造局部热点。
因此,不少研究机构认为,投资者不宜过于悲观。
广发证券策略团队表示,上证综指2600点隐含的股权风险溢价已接近2008年的历史高点,进一步假设风险溢价上升至历史高点,市场下跌的极限在2400点。
也有机构称,外围市场的混乱也使得管理层对于紧缩政策的出台可能更加趋于谨慎,这将利好A股市场,因此综合来看,股指短线或较难大涨大跌。潘圣韬
发行窗口市场化机制效应显现 新股发行节奏趋缓
本周仅有创业板公司新莱应材和中小板公司北玻股份进行网上申购,创下了今年春节以来单周发行数量的新低。而从趋势看,随着二级市场的萎靡不振,8月以来新股的周发行数量不断递减。
分析人士指出,新股发行节奏趋缓,标志着前期监管部门推行的“放开新股发行窗口”的新工作机制开始全面启动。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有近30多只已过会但未启动发行程序的公司,甚至包括几家6月即过会的公司。发行人和投行主动采用监管新政,规避低迷的二级市场,显示出新政出台的“及时有效”,并为市场实践所证明。而新股节奏的趋缓,也将大大舒缓二级市场的资金压力,有利于二级市场的企稳回暖。
7月中旬,中国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在回应本报记者求证时表示,今后IPO可在获得批文后6个月内由“承销商和发行人就发行日程和发行窗口的选择做更加灵活的安排”。对发行节奏及日程安排,现行证券发行监管规则并无强制性规定,由发行人、承销商自主决策,有效期“自核准发行之日起6个月之内”。以往,一般新股发行人取得核准批文后即行刊登招股文件,启动发行。而新股发行市场化改革后,出现了因二级市场倒逼而导致的破发,甚至出现发行中止事件,因而监管层为了回应机构及发行人要求,明确了上述监管安排。
而在本周新股发行结束后,下周一则将有京运通和雅本化学两家公司开始申购。以此计算,8月将有22家公司完成网上申购。虽然该数量略高于7月的20家,但相较今年1月的35家,5月、6月的27、26家,月度发行情况有所趋缓。
除了新股发行节奏放缓外,近期新股上会审核速度也似乎有减慢趋势。8月以来,每周上会的公司数量在5家上下,远低于前期周均10家的上会速度。对此,相关分析人士表示,此举并非监管部门“刻意”调控新股审核速度所致。自新股发行市场化改革以来,监管部门调控发行节奏,试图影响市场的动作越来越少,而是通过“放开新股发行窗口”等改革举措,充分发挥市场化约束机制的作用。8月份审核节奏之所以趋缓,一方面可能与创业板发审委换届前夕的工作交接有关,另一方面,许多拟上会公司需要补充半年报,也都影响了8月份的审核节奏。待上述工作完成后,预计新股审核会重新回到正常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