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本报专家组成员、建行高级经济师赵庆明
上市银行年报披露接近尾声,其中不良贷款余额整体呈现上升的趋势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如何评价我国上市银行的资产质量,不良贷款余额上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不良贷款余额上升的情况是否会延续?围绕相关问题,记者专访了本报专家组成员、中国建设银行高级经济师赵庆明,请他结合上市银行年报进行分析。
记者:五大行中,农行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率出现了“双降”,交行出现“双升”,工行、建行、中行三家都呈现不良贷款余额上升,不良率下降的情况。如何看这一现象?我国上市银行的不良率是否仍处于历史低位?
赵庆明:在五大银行中,农行上市最晚,股改以及上市的红利仍然存在,所以不良贷款余额仍处于减少过程中,不过减少额也在大幅缩减,2012年度不良贷款余额仅减少了15.1亿元,此前两年分别减少了198.36亿元和130.47亿元,而如果考虑到存在的不良贷款核销情况,2012年度其不良贷款也应该与其他几家银行情况类似,也是增加的。
根据中国银监会的统计,我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在2011年三季度末最低,不良贷款余额为4078亿元,不良贷款率为0.9%。此后,一改此前“双降”势头,尤其不良贷款余额有所反弹,到2012年末,不良贷款余额为4929亿元,比2011年末增加了650亿元,不良率为0.95%。不过,整体上看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率仍处于历史低位。
记者:不良贷款余额上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赵庆明:去年以来,我国多数银行不良贷款有所反弹,其主要原因是我国宏观经济增速下滑所致。2011年年中以来,全球经济重又陷入衰退,即所谓的“二次探底”。我国经济也在所难免,2011年四季度GDP同比增速回落到9%以内,为8.9%。2012年前三季度,经济增速呈现持续下滑走势,三季度仅为7.4%。宏观经济不景气,企业和个人的还款能力必然下降,银行不良贷款也必然有所上升。从全球银行业的经验来看,每当宏观经济出现衰退时,银行不良贷款都会或多或少地有所增加,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系统性风险”。
记者:有些银行在年报中按照五级分类披露贷款质量的同时,也披露了逾期贷款的情况。对于逾期贷款余额反超五级分类口径的不良贷款余额情况,市场上颇有些不解。您怎么看?
赵庆明:五大银行中,有三家银行披露了逾期贷款的情况,且逾期贷款余额均超过同期五级分类的不良贷款余额。对此,市场上有人质疑,认为这是银行在人为夸大盈利和资产质量。在某种程度上这种质疑有一定道理,因为五级分类主要是由银行管理人员在分析行业情况、借款企业的经营情况等的基础上作出相对主观的判断。对于同一家企业的贷款,假如在到期日企业没有还款,乐观者会认为只是暂缓几日,贷款质量不存在问题,从而不会放入五级分类中的不良之中,而悲观者可能就认为极有可能形成不良而毫不犹豫地给予降级而纳入不良。在某些情况下,确实存在银行管理层利用五级分类给予的这种主观判断空间,人为地夸大贷款质量。逾期贷款的衡量标准则客观的多。不过,贷款发生逾期也不能充分说明贷款就一定会产生损失,假如由于借款人忘记了还款日,或者仅仅是一时的周转困难而无法按时还款,这种情况下,贷款质量就没有问题。当然,通过五级分类的不良贷款以及逾期贷款这两个口径,能够更加全面地观察和判断银行的资产质量。综合来看,尽管逾期贷款增加的相对较多,但是其占整个贷款的比重仍然很低,三家大银行中未有一家超过1.5%。因此,仍然可以乐观地认为我国银行业的资产质量还是非常好的,是非常扎实和可靠的。
记者:既然不良贷款上升主要是我国宏观经济增速下滑所致,您如何判断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与之相对应的不良贷款趋向?
赵庆明:去年上半年,我国出台了包括降息、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刺激消费和投资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去年四季度GDP增速回升到7.9%。从国际环境来看,今年全球经济增速将略超过去年,尤其美国经济,去年增速为2.2%,乐观者认为美国经济今年有望实现3%的增速。全球经济复苏也有利于我国经济恢复增长。整体上看,今年中国经济增速回升势头能够保持,全年增速超过去年的7.8%。当然,当前全球经济仍然充满不确定性,尤其欧洲经济仍不见曙光,新兴经济体缺乏增长热点,这样看,今年中国经济增长也不可能像2009年下半年一样强劲反弹。
根据国内外过往的经验,在经济复苏初期,尽管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已经进入回升通道,但是由于中小企业经营状况的根本改善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所以银行业的不良贷款有可能继续增加,往往得等经济复苏一段时间以后,银行业不良贷款增加的势头才会得到扭转。因此,我个人估计,今年上半年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极有可能继续增加。当然,具体到各家银行,由于贷款的行业布局和区域布局有所不同,具体情况会有所差异。目前看,长三角地区尤其是浙江某些地区,银行不良贷款可能仍处于暴露过程之中。从行业看,光伏、钢贸等个别行业不良贷款也可能仍未充分暴露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