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坚定改革信念,凝聚发展共识。经济之声系列评论《经济发展新动力》,今天请听第23篇:均衡的人民币汇率,是中国经济的“稳定器”。
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中国的汇率机制改革走过了近20年历程。1994年1月1日,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2005年7月份,汇改再次提速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升值达到30%,人民币的实际有效汇率升幅也达到了29.5%。现在,人民币币值基本上是均衡的。
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谭雅玲
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中国银行高级研究员谭雅玲认为,中国的汇率改革是金融改革的重大突破。
谭雅玲:外汇改革的成就, 第一是对接我国内部本身市场发展,第二是对接国际环境的变化。在外部货币上下主导错落的过程中,参考一揽子货币,可能会均衡风险规避和有利于市场判断,有效推进市场需要的改革,汇率制度改革本身是对接中国经济的发展。制度的改革是比较大的成就,也是我们在金融改革上重大的突破。
2006年5月15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突破8.0关口;2008年4月10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首度“破7”。但在这个过程中,人民币汇率有升也有降。这种有管理的人民币浮动汇率,保持了人民币的相对稳定,避免了大的波动。为中国贸易和投资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成功的汇率机制,使中国的外汇储备迅猛增长,2000年末国家外汇储备为1655亿美元,2011年底中国外汇储备为3.18万亿美元。十年来增长20倍,增强了抵御外来金融“洪水”冲击的能力,成为中国经济信心的重要标志。
谭雅玲:外汇储备的增长实际上与中国的经济环境、金融市场的状态有很大关系。我们的积累在增加,所以外汇储备能量也在增加。外汇储备的增加对于一个国家的风险保障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亚洲金融危机时,大多数国家都是缺乏外汇金融储备,所以抵御不了投机和对冲基金的冲击力。
随着外汇储备的增加、汇率机制不断完善,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也在逐步有序推进。尤其是强大的经济实力,成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
而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进展,中国的人民币必将逐步跨越国界,在境外流通,最终成为未来世界的主流货币之一,对世界金融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金融学教授徐洪才作出分析点评。
徐洪才:目前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人民币还不是国际储备货币,这和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是不相称的。加快人民币国际化已经形成共识,它主要有几个积极意义。
第一,主权货币成为世界储备货币,是一个国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如果人民币成为重要货币,不仅会改变目前储备货币分配格局以及铸币税的利益,而且会对西方国家的地缘政治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
第二,可以促进国内金融改革和开放。比方,目前境外人民币回流的投资需求比较强烈,这就要求国内提高金融市场的广度和深度,防止国际流动资本冲击,同时也要求人民币币值稳定,购买力要强。这对我国央行的货币政策自主性、有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三,有利于维护香港金融经济的稳定和繁荣。
第四,有利于推动我国积极参与全球化,在全球经济治理当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记者蔡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