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5月16日专电(记者赵晓辉、陶俊洁)中国证监会主席郭树清16日说,资本项目可兑换没有绝对的、一成不变的标准,中国资本项目开放水平大大高于一些国际机构的评估结果。
郭树清在国际证监会组织第37届年会上说,多年来,中国在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工具可兑换方面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事实证明:中国资本项目中事实上可兑换的有16个子项,基本可兑换的有17个子项,部分可兑换的有7个子项,没有完全不可兑换的项目。
“这说明,中国资本项目开放水平大大高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相关机构的评估结果。”郭树清说。
他认为,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必须根据各自对外资开放的具体路径和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应十分审慎地对待所谓“完全自由可兑换”,这个概念描述的状态在现实中并不存在。
郭树清说,在任何国家,资本项目可兑换都不意味着完全放弃管控措施。特别是当国家经济和金融部门受到跨境资本流动冲击、发生严重的国际收支失衡时,也确实需要采取必要的临时性管制措施。
“这一点在此次金融危机后已成为绝大多数国家的共识,国际金融体系的重构必须将此作为重要的基本原则,同时及早修正过去的错误理念。”他说。
郭树清同时表示,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对于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阶段各方面条件也非常有利。要按照准确定位、权衡利弊、控制风险、抓住重点、注重实质的思路,积极稳妥有序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
在这一方面,他认为,目前需要做的工作主要有两项,一是按照名实相符的原则,开正门,“暗翻明”,清理有关法律文件;二是向国际社会澄清相关原则的适用差异,逐项评估资本账户真实情况,尽快达成共识。
郭树清还表示,人民币成为完全可兑换货币,不仅有利于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而且势必会为国际金融体系重建和世界经济秩序改善做出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