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卡·天赋·坐禅:小画师们守卫唐卡的未来

时间:2009-03-19 11:10   来源:广州日报

 

这位小画师在描线时,不知不觉地把嘴巴张得老大,生怕一不小心描歪了线

 

画唐卡用的金粉乃为纯金打磨而成

画唐卡时,画师们首先要把画架子用线穿着固定在天花板上

小画师们年轻的脸上甚至还有点稚气,他们的年龄大都在十六七岁左右

 

老画师昌珠披着件大衣正在聚精会神地作画,整个画室被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气氛所笼罩

 

15岁的旺扎是这批小画师里最调皮的一个,他将自己的作品高高地举起,以显示自己的成果

师兄们耐心地教着小降央作画时该改进的地方

  随着商业化大潮的冲击,一些唐卡店经营者为压缩成本,开始用一些化学颜料来替代矿石颜料,甚至用机器喷染来代替画师描绘。圣洁艺术在某些批发市场变成快餐式张贴画。

  幸亏在西藏堆龙德庆县乃琼镇桑木村有一群小画师还在认真耕耘,他们是唐卡艺术的未来。

  高原的阳光透过一扇扇窗户射进来,两百多平方米的画室里藏香缭绕,经声绕梁。强烈的光线被浓郁的松香撕裂成一条条蓝色的光带,七彩绚烂的唐卡宛若一个个或浓妆或素面的天女,在这片淡蓝色的云雾里翩翩起舞。12岁的小降央静静地坐在师傅旁边,身子几乎趴在了面前的唐卡画架上,纤细的画笔在他的小手里快速移动,笔过之处,一轮灿烂的佛光被描上了细细的金边。小降央所在的地方是一个民间唐卡画坊,这间小小的画室位于西藏堆龙德庆县乃琼镇桑木村,是远近闻名的唐卡“艺术村”。

  唐卡,藏文中的大概意思是用局限的涂抹寓意于一种广袤无边的佛法境界,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距今约有1300多年的历史。它类似于汉族地区的卷轴画,多画于棉布或者羊皮上,然后用绸缎缝制装裱。真正的唐卡绘制极为复杂,用料考究,颜料全为天然矿物质原料,色泽艳丽,经久不退,具有浓郁的雪域风格。在内容上多为西藏宗教、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等,凝聚着藏族人民的信仰和智慧。

  仙湖艺苑,藏文名字叫拉姆拉卓艺苑,外人口中说是唐卡村,其实是堆龙德庆县乃琼镇桑木村一个民间的唐卡画坊,因为其唐卡的做工精美细致、用料考究,画作被藏地各大寺院以及欧美等一些藏族艺术爱好者所收藏,大幅的唐卡甚至可卖到几十万元的高价。但是这些笔法细腻、色彩艳丽夺目的精美画作却是出自一批年仅十几岁的藏族孩子之手,恐怕是令很多购买者都想象不到的。

  艺苑负责人扎西才让介绍,整个画坊共有25个学徒,由三个民间以及寺院的唐卡画师专门教授,这些孩子年龄大部分都在15至20岁中间,其中最小的降央只有12岁。

  这些孩子大都来自于周围乡镇的村子,是仙湖艺苑同县民政局合作,从当地一些家庭比较贫困或者真正喜欢艺术的孩子们当中选取的。画坊大概有十几间房子,其中包括办公室、画室以及装裱室还有部分学生宿舍。虽然对艺术要求严格但是画坊完全是商业化的运作,小画师们经常是接到寺院或者国外一些订单,然后照单创作,一幅长宽三米的唐卡大概可以卖到二三十万元。但是这样一幅大型的唐卡常常是经历一两年的时间并且是多人协同才能创作完成。

  唐卡创作不仅需要艺术天赋,更需要的是高僧坐禅般的耐心,这对于十几岁的孩子来说是最困难的。所以当初在学员培训时,相当一部分学生都因为耐心不足而被淘汰,最后能够坐在这个画室里的都是真正喜欢画画并且怀有梦想的孩子,他们梦想着有一天自己画的唐卡能够悬挂在藏地的各个寺院,接受朝拜。

  然而随着商业化大潮的冲击,千年传统的唐卡艺术却在慢慢变质。才让介绍说,一些唐卡店的老板为了缩短唐卡制作的时间和压缩制作的成本,开始用一些化学颜料来替代矿石颜料,甚至用机器喷染来代替画师描绘,从而让可以保存千年仍光芒依旧的圣洁艺术变成快餐式张贴画。

  “不过幸亏有他们,”才让说,“有时候看着这些小画师们认真作画的样子,看着一件件精美的唐卡问世,我心里感到很欣慰,并不是因为唐卡卖了多少钱,而是因为看到了唐卡艺术的未来。”

编辑:陈叶群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