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民主改革五十年来西藏教科文卫事业发展纪实

时间:2009-04-17 16:53   来源:光明日报

  从无到有 从有到强 从强到好——民主改革五十年来西藏教科文卫事业发展纪实

  日前,教育部传来消息,西藏大学正式进入全国“211工程”重点建设行列;而预计在2009年下半年,持续7年的西藏三大重点文物(布达拉宫、罗布林卡、萨迦寺)保护工程将接近尾声。在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西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政府主席向巴平措说,2008年西藏投向教科文卫事业的资金达到了80亿元。

资料图片:2月23日晚,夜色中的布达拉宫格外迷人。新华社记者 任晓刚 摄

   民主改革50年来,西藏教科文卫事业历经从无到有、从有到强、从强到好,逐步走向繁荣与健康。在这过程中,广大农牧民群众共享着发展成果,化解了难题,得到了实惠。

  “牦牛精神,羚羊速度”:

  教育之林扎根“世界屋脊”

  9岁的中扎西加措是拉孜县完小三年级的学生,从上学开始他就免费在学校就读,而且除学习汉语外,还学习藏语文和英文,他与记者见面时说到一个英文单词——“book”(书)。

资料图片:3月26日,昌都地区实验小学学生嘎松曲西(中)与同学们一起念课文。新华社记者 何俊昌 摄

  和他一样,西藏有近27万名农牧民学生走进了课堂。这得益于自1985年开始,西藏在义务教育阶段对农牧民子女实行的“三包”(包吃、包住、包学习费用)政策。而在民主改革前,西藏没有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学校,占人口95%的农奴和奴隶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在艰苦的自然环境下,西藏教育工作者发扬“牦牛精神”,50年的时间,实现了教育发展的“羚羊速度”。

  “现在,西藏已经形成了幼儿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成人教育等具有西藏地方特色和民族特点的现代教育体系。”向巴平措介绍说。

  “西藏现有高校6所,中学117所,中等职业学校7所,小学884所,各类学校在校生54.7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和初中入学率分别达到98.2%和90.7%。”

 

资料图片:2008年12月16日,几名西藏大学学生从新校区大门前走过。新华社记者 格桑达瓦 摄

  同时,他透露2009年西藏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年公用经费标准提高到小学生均300元、初中生均 500 元。

  “据不完全统计,1978年至2007年,国家对西藏教育累计投入达220多亿元。”西藏教育厅巡视员多吉才旺说。

  大投入意味着大变化。拉萨市教体局副局长普布卓嘎介绍说,在拉萨,很多藏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普遍运用多媒体课件,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已经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藏语文教育教学领域得到普及。

  2007年,全国教育援藏工作会议确定内地18个省市对口支援西藏七地市教育事业发展,同时,35所内地高校对口支援西藏6所高校。“目前,援助项目正在落实,西藏的教育面貌将会发生更大的改变。”多吉才旺说。

  因为母亲是医生,中扎西加措长大了也想“子承母业”。他的路还长,但是布满了希望。

  “烧水做饭,就着太阳”:

  科技之光普照青藏大地

  70岁的拉孜县拉孜镇其美卓嘎阿妈说她以前觉得太阳很神奇,因为在西藏,太阳照射的地方暖洋洋,背阴处却凉飕飕的(据测定,西藏阳光下的温度可达100摄氏度以上,背阴处则只有20摄氏度)。现在,她更加相信太阳有“魔力”了,因为太阳可以“直接”用来烧水做饭了。

资料图片:2007年12月11日,西藏江孜县达孜乡农民边巴(右)正在用太阳灶烧水。 新华社记者 索朗罗布 摄

  这是因为西藏近年开始实施“金太阳”工程,力争在3年到5年时间,全方位打造太阳能科研平台,旨在推动西藏太阳能产业发展,培养西藏阳光经济。

  阳光是西藏的“特产”,拉萨被誉为“日光城”。在拉萨,每年的平均日照时间长达3000多小时,比同纬度的四川盆地多50%。西藏自治区科技厅副厅长陈新强介绍说,在西藏,一台1.6平方米的太阳灶,一年使用280天、每天使用6小时产生的热量,相当于2.14吨薪柴燃烧所释放的热量,这意味着近800平方米的草原免遭破坏。

  “截至去年,西藏各类太阳能光伏发电设施容量超过9兆瓦,推广太阳能热水器40万平方米,太阳灶25万台,太阳能暖房、温室、牛羊暖圈等300万平方米。”他说。

资料图片:西藏那曲县古露镇牧民在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2006年8月摄)。新华社记者 索朗罗布 摄

  这在以前不可想象。“旧西藏没有一家现代科研机构,即使天文历算这样的应用技术,也被罩上一层神秘的宗教外衣。”向巴平措说。“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现在西藏已建立40所各类科研机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超过4万人”。

  据陈新强介绍,2008年西藏专利申请达311件,专利授权82件,分别比2007年增长3倍和21%。并且,2008年西藏获得国家973计划前期研究项目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

  向农牧区倾斜是西藏科技工作的关键。向巴平措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透露,2009年西藏安排科技资金1.08亿元,其中用于农牧业科技的资金不低于5000万元。

  在不久的未来,其美卓嘎阿妈的身边将会有更多的“神奇”。

  “面朝西藏,格桑花开”:

  文化之花绽放“如意高地”

  21岁的贡曲是拉孜农民艺术团的“堆谐”(在后藏流行的集歌、舞、乐为一体的民间舞蹈)演员,已经到过成都、广州和北京等地演出,每年能给家里带来4000元的收入。演出淡季时,她就在家种青稞、做糌粑。

资料图片:在北京参加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开幕式演出的西藏日喀则地区拉孜县的90位农牧民在排练后藏民间舞蹈“堆谐”(2006年8月28日摄)。新华社记者 唐召明 摄

  觉得天安门很大、长城很高的贡曲是西藏大力发展文化事业的受益者。“50年前,西藏的文化处于封闭和萎缩状态,文化艺术只供少数上层僧侣和达官贵人消遣,与老百姓无关。”西藏文化厅社会文化处副处长尼玛说。“民主改革为西藏文化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如作家马丽华的首部长篇小说书名所示,从文化的角度看西藏,这里正是一片“如意高地”。也如另外一位评论家所说:“面朝西藏,格桑花开,这是自然之花,也是艺术之花、文化之花。”

  据尼玛介绍,截至目前,西藏已经有60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入国家保护名录;已经形成了10个专业文艺团体、19支县级民间艺术团、160个基层业余文艺演出队的文艺表演队伍;已经派出了360多个演出团体,近4000人(次),访问了50余个国家和地区……

资料图片:2008年4月8日,西藏自治区藏剧团演员在排练藏戏《吉祥奥运》。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藏戏,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被誉为“西藏文化的名片”。新华社记者 觉果 摄

   改善基层文化设施建设、保障群众文化权益,是西藏文化工作的一个方向。尼玛说:“西藏正在构建以各地(市)群众艺术馆为龙头,以县综合文化活动中心为纽带,以乡文化站、村文化室为基础的基层文化网络格局。”根据规划,到2010年,西藏将全面实现“县有文化活动中心、乡有文化站”的目标,并至少建成2000家“农家书屋”;到2012年,所有建制村都将成立文化活动室。

  另外,“昌都康巴艺术节、那曲恰青赛马会、日喀则珠峰艺术节、拉萨雪顿节等民族传统文化节日每年都如期举行,丰富各族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尼玛说。

  向巴平措透露,2009年政府将积极扶持民间职业演出团体和农村业余剧团,促进民营文化企业健康发展。

  这可能就意味着贡曲将有更多的演出机会,能给家里带来更多的收入。

  “看病优惠,接生免费”:

  卫生之风吹拂雪域高原

  西藏人民医院妇产科护士陈红最近十分忙碌,因为拉萨周边农村妇女要分娩,就来她这里住院,医院免费为她们接生。

  能够从医,陈红要感谢民主改革。因为旧西藏只有三所官办藏医机构和少量私人诊所,从业人员不足百人。不像现在,西藏有各级各类卫生机构1300多个,卫生技术人员近万名。

 

资料图片:2007年4月9日,西藏拉萨市达孜县人民医院妇产科的医生在给达孜县唐嘎乡农民产妇卓嘎的儿子做检查。新华社记者普布扎西摄

   陈红很热爱她的工作,因为她喜欢亲手迎接新生宝宝的降临,而且她觉得自己的劳累很有意义。据向巴平措介绍,民主改革前,西藏孕妇死亡率为50%。,现在已经下降到了2.5%。;婴儿死亡率也由430%。下降到了6.6%。。

  下降幅度如此之大,是因为西藏建立了以绿色通道为主的急救和住院分娩救护体系。据西藏卫生厅副厅长代欣言介绍,农牧民孕产妇到各级医疗机构住院分娩,所有费用全部由政府负责,并且一次性奖励孕产妇30元,奖励护送者20元。

  另外,自和平解放后,国家对西藏农牧民一直实行特殊的免费医疗政策。代欣言说,免费医疗标准先后提高了7次,免费医疗经费从1993年的人均5.5元,提高到了2008年的人均140元。

  “西藏卫生事业正处在新的大发展时期。以拉萨为中心辐射全区城乡的医疗卫生网已基本建立,整体服务功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显著提高,人均寿命从和平解放初期的35.5岁提高到了现在的67岁。”代欣言说。

  更可喜的是,人们的卫生观念正在悄然树立。在拉孜县拉孜镇拉孜村村民普达瓦家墙壁上张贴着卫生知识宣传画,上边有“生水里面病菌多,必须烧开才能喝”、“外出归来要洗手,细菌病毒全冲走”等卫生警语。普达瓦说,这些内容都是为了身体健康,应该做到。

  “在景区景点,是否有配套的旅游环保厕所,已经成为星级旅游景区评定的依据之一。”西藏旅游局副局长扎诺说。

  据他介绍,现在拉萨有公厕近200座,覆盖到了拉萨市各主要街道和旅游景点。2008年在西藏旅游东西两大环线上,已经建成了30座旅游环保厕所,在珠峰旅游景区建成了移动式旅游环保厕所,并计划今年在主要旅游廊道和南北两大旅游环线上建成30余个环保厕所。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向巴平措要求继续“做好妇幼保健和优生优育服务,将农牧区优生优育补助标准由年人均6元提高到12元,最大限度地降低孕产妇、婴幼儿死亡率和出生缺陷率”。

  看来,陈红将要“引领”更多的新生命来到人间。(王国平 罗旭)

编辑:陈叶群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