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寻突破 林芝旅游业迎来开门红

时间:2009-04-17 16:21   来源:西藏日报

  2009年以来,以生态旅游为突破口,林芝旅游业迎来开门红。1至3月份林芝地区接待国内外游客7万余人次,同比增长14%,旅游收入3600余万元,同比增长20%。

资料图片:图为旅游景点的服务人员向游客表演富有民族特色的文艺节目。图片来源:《西藏日报》

  林芝是西藏自治区海拔最低、气候最温暖湿润、生态环境最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平均海拔3100米,年均气温12℃,空气含氧量80%,森林覆盖率46%,有西藏氧吧之美誉。处于西藏旅游桥头堡的林芝地区,更是依托生态资源丰富的优势,按照“保护优先、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实施了六大战略,大力发展当地生态旅游。

  坚持政府主导发展战略

  林芝地委、行署通过纵横比较、优势分析,将旅游业确定为全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予以重点培育、优先发展,先后下发了一系列支持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坚持在组织动员、规划制定、统筹协调、规范引导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每年由政府操作,举办大型旅游节庆,在主要客源地举办一系列旅游推介会,组团参加区内外主要旅游交易会,积极宣传营销工作,促进旅游资源的转化升级。

  坚持生态优先保护战略

  林芝地委、行署坚持把生态文明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的主要标准,变以砍山伐木为主的木头经济为以环境保护为主的生态经济,制定出台了《关于建设西藏经济强地的决定》和《关于建设生态大地区的决定》两大纲领性文件。做到凡是不利于环境保护的、不利于生态平衡的、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项目和工程,无论前景有多广、效益有多大、影响有多远,都一律不准开工建设;做到无论是何种资源开发,都必须规划先行、保护同步、开发有序。同时,结合建设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和退耕还草工程,以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等生态旅游项目为主要载体,以森林观光、避暑、度假、野生动植物观赏、生物考察、科学研究和教育培训、环境保护等为主要内容,大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

  坚持市场投资多元战略

  林芝地区把招商、安商、扶商、富商作为一项基础工作予以狠抓落实,着力推进投资主体的多元化,鼓励、支持和引导多种经济成分特别是民营资本参与旅游业的发展。本着“要引就引有实力、善经营、懂管理、重生态的企业”的共识,先后引进了西藏旅游股份有限公司、西藏雅鲁藏布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等14家区内外旅游开发企业参与林芝旅游建设。从企业的开发理念、经营效益、环境保护等方面入手,建立了企业无绩效推出机制,强行规定企业在旅游开发建设中不按规定建设的、破坏生态环境的、不注重社区发展的,必须无条件退出旅游开发。目前,引进企业在政府的科学指导和有力监管下,已累计投入资金10多亿元,极大促进了林芝地区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加速了生态旅游大地区的建设进程。

资料图片:西藏林芝鲁朗镇的巴桑阿妈牵着自家的马带领游客观光(2007年10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格桑达瓦 摄

  坚持旅游开发精品战略

  林芝地区围绕建设全国旅游目的地的目标,突出雅鲁藏布大峡谷这一世界品牌,着力建设巴松错、鲁朗林海、米堆冰川、易贡国家地质公园等一批主打旅游景区,打造知名湖泊、知名森林、知名冰川、知名峡谷等复合型生态景观。目前,通过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参与的方式,已成功开发出旅游景区点15个,在建和待建旅游景区点24个。全地区初步形成了以林芝县为主的休闲娱乐旅游区和民俗文化旅游区,以工布江达县为主的湖泊古迹旅游区,以朗县为主的历史遗存旅游区、以察隅、墨脱为主的热带雨林旅游区。

  坚持基础设施攻坚战略

  林芝地区整合各方面资金,以规划为龙头,以机场线、藏东南环线、川藏线等主要线路改造升级为重点,在交通路网规划、项目建设、资金安排上对旅游项目实行了重点倾斜。加快重点景区的交通、通讯、能源、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全面对旅游景区的道路、景观台、停车场、旅游厕所等基础设施和旅游城镇的公共服务设施进行了集中建设。先后争取国家投资30多亿元,筹措社会资金4亿多元,对318国道、306省道两大交通大动脉进行了油路改造,整治了10多条旅游专线公路,开通了西藏首条水上旅游线路,初步形成了以水路空并进的交通格局,为旅游业的发展铺出了一条快速发展的康庄大道。

资料图片:2007年9月15日,西藏林芝地区的一名藏族农民在推销旅游产品。 新华社记者 普布扎西 摄

  坚持旅游兴边富民战略

  生态旅游最大的特点就是带动社区的发展,为当地群众广栽“摇钱树”,也是优化调整农牧区产业结构,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大工程。林芝地区采取以每户财政平均补贴1.5万元的方式,大力实施农牧区农房改造工程,扶持鼓励有条件的农牧民依附景区,从事“藏家乐”经营,增加群众收入;采取减免税收、贴息贷款的方式,引导扶持农牧民群众转变思想观念,从事旅游运输、旅游餐饮、租赁马匹、服饰等旅游服务活动;采取兴文化促发展的措施,以农牧民群众为主体,以继承和发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为目的,大力挖掘民俗文化,兴建民俗文化旅游村,提升旅游文化内涵,推进乡村旅游整体发展。截至2008年底,林芝地区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超过5400人,带动社会就业1.3万余人。直接参与旅游服务的农牧民531户,人均收入4355元。以“藏家乐”为主要形式的农牧区生态旅游,已经成为林芝地区生态旅游发展的新亮点。(丛丽娜 马疆虎)

  评论:西藏旅游进入“暖春”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经历了去年“3·14”事件后的短暂“缺氧”反应,西藏旅游业恢复发展的春天已经来临,随着一批又一批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雪域高原美景揭去它神秘的面纱,自信地展现在世人的面前。西藏旅游业迎来的这场“暖春”,为西藏旅游业的恢复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

 

资料图片:4月5日,德国旅行团一行在拉萨布达拉宫前合影。新华社记者 觉果 摄

  西藏的旅游业之所以恢复得如此之好,得益于自治区旅游主管部门开展的旅游监管、导游培训和旅游环境的改善及精品旅游路线设计推出等综合因素。首先,旅游服务日益规范。初春的三月,笔者和朋友参加了一次印象深刻的林芝之旅,和我们同行的是两位来自上海的游客。因为参团人太少,我们以为此次林芝之旅将就此泡汤。但接团的旅行社没有因为游客少而取消行程,我们四个游客、一个导游、一名司机按时出发了,愉快地完成了旅行。在旅行过程中,旅行社在餐饮服务、住宿接待、景点安排等方面一点也没有打折,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都非常让人满意。这说明我们的旅行社也逐步意识到了诚信服务的重要性。近年来,旅游业作为窗口服务行业,在大力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上下大力气,做了实实在在的工作。广大旅游从业者微笑多了一点、服务好了一点、嘴巴甜了一点、效率高了一点,用他们的优质服务展现了西藏人民的良好形象,为做大做强特色旅游业做出了积极贡献。自治区旅游相关部门组织的对导游的岗前培训、外国语培训和西藏相关历史知识培训,有力地提高了导游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旅游环境更加改善。近年来,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这个突破口,拉萨掀起了一场全民参与的争做文明市民,争创文明城市的创建活动。各地区旅游景点也都在争创文明旅游景点上下功夫,越来越多的旅游景点环境不断改善,为来自远方的朋友们展示最具特点的特色旅游项目。2009年,西藏将以“中国生态旅游年”为契机,大力拓展国内旅游市场,扩大发展空间。在西藏旅游国内主要客源地、青藏铁路列车内地始发站等地区,旅游部门将加大促销力度,推出适合国内游客旅游的精品旅游线路。

  神奇美丽的西藏雄居世界屋脊,神奇壮美的雪域吸引全球目光。“我区发展旅游产业条件得天独厚、前景无限光明、意义非常重大。”相信这句话必定会成为对全区旅游行业从业者的号召,促使大家迎难而上,共同促进西藏这个“朝阳产业”朝着更加光明的前途迈去。(木 文)

编辑:陈叶群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