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创介绍 |
|
 |
白先勇,当代著名作家。广西桂林人。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之子。在读小学和中学时深受中国古典小说和"五四"新文学作品的浸染。童年在重庆生活,后随父母迁居南京、香港、台湾、台北建国中学毕业后入台南成功大学,一年后进台湾大学外文系。1958年发表第一篇小说《金大奶奶》。1960年与同学陈若曦、欧阳子等人创办《现代文学》杂志,发表了《月梦》、《玉卿嫂》、《毕业》等小说多篇。1961年大学毕业。1963年赴美国,到衣阿华大学作家工作室研究创作,1965年获硕士学位后旅居美国,任教于加州大学。出版有短篇小说集《寂寞的十七岁》、《台北人》、《纽约客》,散文集《蓦然回首》,长篇小说《孽子》等。 |
| |
|
 |
 |
 |
 |
 |
 |
|
|
苏州昆剧院简介 |
|
江苏省苏州昆剧院,原名江苏省苏昆剧团,成立于1956年10月,昆剧、苏剧兼演。数十年来苏昆剧团活跃在苏南及上海、浙江等地区,深受观众欢迎。<全文> |
| | |
|
 |
|
更多 >> |
|
|
 |
|
更多 >> |
|
 |
|
|
|
《奼紫嫣红牡丹亭--四百年青春之梦》 |
|
 |
《奼紫嫣红牡丹亭--四百年青春之梦》可说是1598年《牡丹亭》问世迄今的全记录,由两岸三地知名学者专文撰述,从汤显祖创作背景、《牡丹亭》的魅力,一直谈到白先勇改编青春版的来龙去脉与现代诠释意义。全书包括青春版剧本、重要曲谱、民国以来演出回顾及剧照,最可贵的是,书中搜罗百余帧老照片、木刻版画插图,均为海峡两岸三地人士珍藏,得来不易,弥足珍贵。<全文> |
| |
|
汤显祖《牡丹亭》 |
|
晚明戏曲家汤显祖的四大剧作之一,
是其最脍炙人口且成就最高的作品。全剧共五十五场,以杜丽娘游园伤春、梦书生折柳伤情,竟至一病不起,死后魂魄不散,寻觅梦中情郎不止。三年后,真等到书生柳梦梅来掘棺复生,共结情缘。<全文> |
 |
| |
|
《牡丹亭》梗概 |
|
 |
《牡丹亭》全剧共五十五出,叙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宋光宗年间,南安府太守杜宝、夫人甄氏,膝下独生一女,名叫丽娘,年方十六,长得如花似玉,才貌端妍,夫妻二人爱如掌上明珠。为使女儿知书识礼,他日能择得佳婿,杜太守特聘老学究陈最良坐馆教读。 <全文>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