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四地艺术家建言弘扬中华文化

时间:2009-02-25 08:29   来源:中国新闻网

 

  

   2月22日下午,台湾师范大学舞蹈教授刘凤学抵达海口,参加23日举行的“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艺术论坛”。此间表示,应用台湾原著民的素材,创作出的新歌舞剧《沉默的杵音》、《沉默的飞鱼》和《云豹之乡》,希望有机会能到大陆城市为同胞演出。 中新社发 付美斌 摄

  中新社海口二月二十四日电 建立交流机制,推动文化融合,培育文艺新人……来自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的一百二十多位艺术专家二十四日聚集海口,为弘扬中华文化建言献策。

  台湾新古典舞团艺术总监、唐乐舞创办人刘凤学教授当天作《儒家礼仪〈佾舞〉研究》发言,她称自己一生致力儒家舞蹈和台湾原住民舞蹈的保留和重建,为中国舞蹈开拓一条崭新的途径。

  

  今年八十四岁的刘教授是舞蹈家戴爱莲的学生,“我从小接受的是西洋教育,后来回过头找我们自己的东西!”她的少年同学、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研究员董锡玖深表同感:两岸四地的艺术家们一起来推动,中华文化会在传承创新中结出硕果。

  在此次论坛上, 围绕“影响与交融———当代中华艺术的多点透视”的主题,两岸四地艺术家们在文学、戏剧、书画、摄影、舞蹈、音乐等多个领域,展开探讨。

  一些艺术家忧心文化创作中的不良现象,建议倡导健康的主体精神,创作有民族文化特色的作品;一些艺术家直言在中华经济实力日益增强的今天,两岸四地都肩负向世界有效输出中华文化的责任;一些艺术家则建言,利用网络传播迅捷的特点,吸引年轻人投入创造中华文化的事业中。

  香港书画学会会长徐嘉炀和澳门摄影学会理事长郭敬文都认为,全球化趋势下,中华艺术发展之路步入中西、古今兼融的大时代,不能墨守传统,要在“变”中寻求中华艺术的生存之道。

  在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李前宽眼里,有着一百零四年历史的华语电影刚迈进发展轨道,方兴未艾,但与世界主流仍有相当距离。他建议建立两岸四地电影创作基地,政府要用心扶持华语电影。明年他将在澳门拍摄《少年星海》。

  文化交流是开启心灵的钥匙。两岸四地期待加深合作优势互补。台湾文艺协会秘书长王吉隆在论坛上发出邀请:“下届论坛到台湾举办!”他说,“两岸已从互相了解、观摩、学习,到了互相影响、分享成果的阶段,设立华夏文艺奖,为获奖作品作推展,弘扬中华文化理念,携手共创中华文化的崭新局面。”

  台湾著名作家、“中国妇女写作协会理事长”陈若曦在大陆、香港、台湾和美国、加拿大均有生活和创作经历。上世纪八十年代始,她和两岸三地及旅美的华裔作家都有深厚的交往,多年来每年都回大陆参加活动,大陆文艺界的变化发展她看在心里。

  陈若曦深有感触地说,大陆改革开放进步很快,文艺界更加多元化发展;网络的普及则给华文创作带来便利,给培育新人带来契机。“两岸要多鼓励文艺界的融合,”她期望华语创作有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有更多与社会潮流合拍的作品涌现。

  “加强合作交流的基础是互信,要求同存异,”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叶小纲表示,两岸四地同属中华民族,文化同根,血脉相连,共同努力必能绘出新时代中华文化繁荣昌盛的壮美画卷。(完)

编辑:高斯斯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