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六盘水市建设两型社会纪实:阵痛后的转型

时间:2010-07-26 12:46   来源:中国经济网

  六盘水地处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地区,位于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四省(区)结合部的中心,有“中国凉都”和“江南煤都”之称,是国家“三线建设”时期发展起来的一座以能源、原材料为主的重工业城市。在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日益突出的今天,六盘水市在破解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这个现实而又普遍的问题上,初步走出了一条科学发展之路。

  福与痛

  六盘水矿产资源丰富,煤、铁、锰、锌等矿产资源达30余种,其中煤炭资源远景储量844亿吨,探明储量180亿吨,保有储量168.2亿吨。上世纪60年代中期,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备战备荒”的需要,为改善全国工业布局,配合攀枝花钢铁基地建设,改变北煤南运的局面,将六盘水定位为西南、华南地区重要的煤炭工业基地,列为全国重点开发的地区。来自祖国各地的十万建设大军,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胸怀远大理想,挥洒青春热血,劈荆斩棘,肩挑背扛,风餐露宿,在昔日荒凉贫瘠的土地上,拉开了六盘水建设史上的伟大壮举—“大三线建设”的序幕,一大批国有大中型企业和铁路、公路基础设施相继建成,奠定了以能源原材料工业为基础的产业格局和发展基础,成为六盘水建设史上的一座丰碑。1978年12月18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同一天,中央批准六盘水撤地建市,成为贵州省第二个省辖市。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六盘水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进入了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新阶段,成为改革试点相对集中、建设力度较大的地区之一。上世纪九十年代,国家做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六盘水作为“全国十大煤炭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西电东送”、“黔煤外运”的主战场,开发力度进一步加强,开发步代进一步加快。进入新世纪,六盘水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的涨幅在头几年连续位居全省前列。

  富集的矿产资源,以煤兴市、以电强市的建设热潮,为六盘水市托出百里煤海、十里钢城,让六盘水自豪和骄傲。但资源开发造成的环境灾难,也成了六盘水在发展中难以回避的痛。煤炭、电力、钢铁、建材、煤化工等五大支柱产业均属于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重工业产业,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境内小煤窑遍地开花,土法炼焦、土法炼锌星罗棋布,白天浓烟滚滚,夜晚炉火通明,空气受到严重污染,六盘水由此成为全国酸雨重灾区;没有经过处理的污水源源不断地从煤矿、洗煤厂流入长江上游的三岔河和珠江上游的北盘江;全市森林覆盖率曾跌至7.55%,水土流失面积占据全市国土面积的80%以上,荒漠化、石漠化现象非常严重。2007年,六盘水被列入国家环保总局“区域限批”名单,这给了六盘水当头一击。

  凤凰涅槃

  面对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和新形势下的发展需求,六盘水人痛定思痛,把摘掉“区域限批”帽子当作动力,以环境整治为契机,开始了艰难的脱胎换骨——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以加速工业化、加快城镇化、推动农业现代化为核心,大力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长方式,努力打破“发展-污染-再发展-再污染”的恶性循环,实现“生产要上去,能耗要下去,效益要上去,污染要下去”的目标,开创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六盘水发展的必然选择。六盘水在做大做强传统产业的同时,积极调整工业结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形成了煤炭、电力、钢材、化工、建材、机电、制造、食品、制药等门类多元的工业体系。目前,全市原煤产能达6000万吨,焦炭生产能力超过1000万吨,电力装机容量达600万千瓦,水泥产能达500万吨,钢产量超过300万吨,电解铝生产能力达到20万吨。盘江煤电集团成为西南第一个千万吨级煤炭企业。建成了盘县电厂、盘南电厂、发耳电厂等一批大型“西电东送”电源项目。水钢年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进入贵州“百亿企业”和全国企业500强行列。“六大煤化工基地”有序推进,煤炭产业链不断延伸。机电产品、装备制造业发展势头强劲。全市工业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结构逐步趋于合理,产业链不断向高端延伸,新型、稳固、多元的产业格局正在形成。在全面加快工业提速增效的同时,把环境保护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通过淘汰落后产能、提高行业准入门槛、推进节能减排、增强全民环保意识等举措,全市主要工业污染物基本达标排放,实现了增产不增污。

  森林覆盖率平均每年递增,达到37%,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特别是2007年初被列入“区域限批”名单后的短短三个月内,共取缔反弹的土法炼焦炉432节,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硫2592吨;取缔联体炉731节,涉及焦化业主150家,全面完成毁炉平场工作,淘汰改良型焦炉设计总产能494.5万吨,可削减烟尘排放3097.3吨,消减二氧化硫排放4792.2吨。2007年4月,国家环保总局将六盘水市撤下了“区域限批”的名单。2009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西部地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将六盘水市列为全国5个资源富集区循环经济试点之一。以此为契机,六盘水自我加压,提出创建全国循环经济城市的目标,大力培育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生产和消费体系,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以最小的资源成本和环境成本,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相统一。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市单位GDP能耗比“十一五”末下降20%,到2020年下降30%;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十二五”末提高到40%以上,到2020年提高到60%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十二五”末达到60%以上,到2020年达95%;矿产资源综合回收率“十二五”末提高5%,到2020年提高10%;形成一批资源综合利用率高、污染物排放低的清洁生产企业和基地。

  加快城镇化进程,是六盘水促进工业化和第三产业发展的抓手。通过对农民向城镇、城市梯次转移,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有序转移,让农民变成城镇居民,成为产业工人、技术工人和服务业从业者,提高收入,同时也减少土地承载压力,有利于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多年来,六盘水一直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繁荣城市经济、积聚城市人口作为推进城镇化的工作重点。以建设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和生态宜居城市为目标,不断推进城市生态廊道、生态绿地、生态公园建设,大力打造“中国凉都”品牌。截至2009年底,第三产业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3.1%,市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由建市初期的7平方公里扩大到5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达50余万。目前,全市上下正在轰轰烈烈的掀起“双创双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建全国循环经济城市、全国生态宜居城市)的热潮,六盘水正朝着宜业、宜居、宜游的方向迈进。

  发展现代农业是六盘水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围绕“大种植、大养殖、大加工、大市场”的目标,通过加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调整产业结构,农业生产有了长足的进步。2009年粮食产量达到86.02万吨,是1978年的2.3倍,创历史最高水平。马铃薯、蔬菜、油菜、烤烟、茶叶、水果、生姜、中药材等特色产业脱颖而出,不断形成新的农村区域性支柱产业。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到37%。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力度不断加大,城市、企业、民间的资金、技术、人才向农村转移,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统筹发展的良好局面正在形成,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农民素质不断提高,村容村貌不断改善,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云蒸霞蔚无量前程

  悠悠三十余载,弹指一挥间。在六盘水人不懈努力下,今天,六盘水市由一个以农业经济占主导、工业基础薄弱的地区,成长为以工业为主、三大产业协调发展的新兴工业城市,呈现出经济稳定增长、效益提高、活力增强、民生改善的良好势态,各项事业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凉都”大地发生了历史性变化。2009年,全市生产总值和财政总收入完成412.38亿元和74.04亿元,是1978年的103倍和190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3116元和3083元,是1978年的42倍和39倍。中国凉都·六盘水已成为西部的经济重地,贵州西部的骄傲。按照规划,到2020年,六盘水市GDP达2000亿元,煤炭产能达1亿吨,电力装机容量达1200万千瓦,水泥产能达1000万吨,钢铁产能达1000万吨。市中心城区将建成100万人口的峰丛景观——山水园林城市,红果、平寨将分别建成30万以上人口、20万以上人口的次中心城市,全市城镇化率达到50%左右。如今,六盘水正在以迅猛的步伐迈向这一新的目标。

  “斯是高原,乌蒙之巅。先民遂火,点燃于廿六万年之前,牂牁夜郎,崛起于春秋秦汉之世。人民勤劳文化璀璨,三线建设中艰辛创业,改革开放后欢腾建市。百业俱兴,煤钢电材,远及江南岭表,四季宜人,无愧乎凉都之名。今逢盛世,六盘水,云蒸霞蔚,无量前程!”一曲恢弘磅礴的《凉都赋》,道尽历史,述明现在, 昭示未来。云起乌蒙之巅的六盘水,正伴随改革开放的足音与旋律,在发展的雄关漫道上,以乌蒙磅礴之势,迈步重头越!

 

编辑:田云鹏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