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求果腹”到“要致富”:宁夏宽口井移民的幸福生活

时间:2012-10-18 14:13   来源:新华网

  “以前老想着这辈子什么时候能不用拉水吃,娃娃和老人能在家门口上学、看病。现在看来,这不是一个时间问题,而是距离问题。”刚从宁夏西海固地区海原县草洼乡冶套村移民搬迁至中宁县宽口井社区的20岁小伙马子忠在他的QQ空间里写道:这个距离是130公里。

  130公里,是冶套村到宽口井社区的地理距离,却给生态移民马子忠和他数千名乡亲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

  55岁的移民马彦清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在老家种10亩地,一年到头能收入500多元,而走15里路,拉上一方水成本是30元。“辛辛苦苦干一年还买不到20方水,平时连给小孙女买个零食也不舍得。”马彦清说,种粮靠天吃饭,冬天没青菜吃,村里没几家舍得到乡上买的。

  除了自然环境的制约,交通不便是以往村民最大的“心病”。“去乡里太远,车费也贵,以前为买农资,春、秋、冬天才各去一次。”43岁的马彦俊掰着手指给记者说,由于学校远,大人不放心,村里孩子十六七岁还读小学三、四年级的大有人在,看病要到几十公里外的乡上,“来回太折腾”,村民头疼脑热没人愿去医院。

  如今,医院、学校就在马彦清刚搬进两天的新家旁边,出行还有公交车。为确保移民“稳得住,能致富”,宁夏中宁县还一改往日设置移民新村的惯例,将宽口井移民项目区命名为“宽口井社区”,社区中心地带是由中石油宁夏石化公司捐建的建筑面积达1.1万平方米的九年制学校,社区里自来水入户、幼儿园、邮电所和文化广场一样也不少,还引进了6MW的光伏发电项目,通过屋顶的太阳能电池板,不仅能源源不断地向电网输送清洁能源,更能为每家每户带来每年600元的收益。

  此外,中宁县县委书记陈建华告诉记者,通过土地流转,村民今后每年平均能拿到每亩700元的租地收益,还可就地务工从事枸杞采摘和田间管理,仅此一项,每年每户收入就可达1万元以上。下一步还要举办22期培训班,对村民进行枸杞种植方面的培训,争取实现稳定就业。

  在外人看来,“新家”跟“老家”相比,最明显的变化是柏油路、自来水等物质条件的改善,但对移民来说,最大的变化是看不见的“观念”——以往劳碌一年求果腹,如今,虽然也辛苦,但却是为致富,苦中有甜,生活有盼头。

  记者走访时看到,不大的村子里,到处都是忙碌的人们。一些精明的村民将以往乡上才有的农资商店和超市“复制”过来,不大的社区里就开了10多家商店。一些村民还贷款买了农用车,准备利用离县城近的条件跑运输。随着幼儿园的开学,以往在家里带孙子、孙女的中年人“被解放了”,他们正希望在城里找到一份工作。年轻村民则报名参加了技术培训,希望通过县里组织的培训班,成为技术工人。

  而他们也只是数十万宁夏移民群众的代表。根据2300元的新扶贫标准,宁夏仍有100万贫困人口,其中近35万生活在不适宜居住、不适宜发展的环境里,尤以西海固地区群众居多。

  为拔除西海固穷根,宁夏从2011年开始,将用5年时间把近35万贫困群众搬迁出来,再用5年时间帮助他们脱贫致富。“十二五”期间,宁夏将按照规划陆续完成生态移民安置任务,到2020年,使贫困人口与全国基本同步实现小康。

  “以前受自然条件制约,靠双手辛勤劳作不一定能致富,现在路通了、条件好了,要是不想着多挣点钱,不谋划着奔小康,还真对不起这么好的条件。”马彦清说。

点击更多新闻进入新闻中心 国际新闻 军事新闻 科技新闻

编辑:吴怡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