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我校著名校友汪道涵于2005年12月24日逝世。消息传来,我校师生为失去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学长、老领导,倍受广大师生敬仰的知名教授而万分悲痛。
本文记录了汪道涵学长对母校一贯予以的关心与支持,特别是在他担任上海市领导期间对学校建设所提出的中肯意见,从中可以看到他对发展中国高等教育的真知灼见,以及对母校的学子深情。
1932年,年仅十八岁的汪道涵同志以优异成绩考入交通大学科学学院物理系。他天资聪慧,勤奋好学,善于思考,在知识的海洋中孜孜不倦地汲取着学术养分。可是,当时的中国,烽火连天,国难当头。日益加深的民族危机压得人喘不过气来,更激起每一位爱国学子的愤恨;严重的社会危机直接导致大批毕业生失业,使得青年学生深感在国民党统治下前途无望。民族的出路何在?国家的发展何在?青年汪道涵怀着对光明和进步的追求,积极参加上海学生运动,并于1933年3月在交大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交通大学早期共产党员中的一员。就在这一年的冬天,他遭特务盯梢而被捕入狱,但坚不吐实,后经父亲营救出狱,不久回家乡开展革命工作。
虽然汪道涵同志早年因革命的需要离开了学校,但他始终没有放弃过对知识的追求。汪老自己曾说过,一生最大的兴趣就是读书。了解汪老的人也都知道,他是老革命家中的学者之一,知识渊博,机智幽默。从他对母校一贯予以的关心与支持,特别在他担任上海市领导期间对学校建设所提出的中肯意见中,都闪烁着他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真知灼见,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学习。
(一)教育基础、人才先行。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早在80年代中期,汪道涵学长便以跟踪世界潮流的博大胸怀和前瞻的战略眼光,根据小平同志“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思想,在实际工作中认识到教育基础、人才先行的迫切需要。当时,对于刚刚告别延续数十年阶级斗争的中国教育界来说,“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还是一个相当敏感、相当艰难的突破。首先是如何正确认识人才,评价标准被扭曲;其次是各方面人才青黄不接,梯队结构严重失衡。汪道涵学长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高度阐述了尊重人才的重要性:什么是现代化?现代化的意思就是说,你能够在现在实际的基础上,经济、文化、科学技术以及人们的智慧达到当代水平。实现现代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走现代化的道路是相当复杂的。其中很关键的一点便是靠人,人要有知识、要有技术、要有能力。因此要铸造新的一代人,我们这批旧人也得要改造自己,使之适合新时代、新社会的新要求。
抓人才,自然离不开抓教育。汪道涵学长在上海工作期间,就非常关心母校的建设与发展,并做了许多有深远影响的工作。1984年任交通大学校友总会第一届理事会名誉会长,1985年出任上海交大管理学院顾问委员会主任,1988年被聘任为上海交大教授,多次应邀来校讲授《当前城市经济问题》、《关于企业管理》等经济管理类学术报告。
(二)开放建设,现代管理是关键。
改革开放中,需要怎样的管理人才?如何培养管理人才?历史地看,从80年代上海这座东方大都市挺进率先改革的前沿阵地时,作为上海决策层核心人物的汪道涵学长就开始为此呕心沥血。他针对经济社会转型时期“人们在观念上和知识上还来不及跟上”这一严重的管理水平脱节现象,明确提出要树立现代管理理念,注重高素质管理人才的培养。他时常说道:全市每个企业都提高了经营管理水平,每个企业领导都成为名副其实的好经理,上海就会搞好了。他更对管理专业的大学生寄予殷切希望:搞管理的人要增强市场观念、技术观念和财务观念,希望管理学院的同学既要重视书本知识,掌握基础理论,又要深入实际,注重调查研究。
1984年,时任上海市市长的汪道涵学长知晓我校和香港中文大学计划合办上海高级企业管理人员培训班,因学员赴港实习的审批手续极其复杂烦琐并有很大的难度时,立即对此联合培养计划表示赞同,并批复学校“原则上应予支持,具体仍请经委与交大商洽,并协助之”。在他的关心下,我校成功开办上海高级企业管理人员培训班约十期,还开办宾馆高级管理人员培训班约六期,先后为上海市及邻近省市政府部门、企业界及宾馆业培训管理人员千余名。涉外办班,以今天的眼光来看并无惊人之处,但在当时的体制环境下,敢于突破大陆和香港两地间的封闭与隔阂,实现联合办学,是相当不容易的。这充分体现了汪道涵学长在实践中锻炼培养管理人才的育人理念和用人胆略。实践证明,通过听课学习现代管理理论和赴香港参观实习,学员们的经营管理水平、组织协调及创新能力、专业知识和技能等都有了明显提高,还开阔了眼界,亲身体会到现代企业成功之要素。如今,学员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成为各行各业的管理骨干,其中还有人担任着省市领导职务,对上海乃至于华东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创造性实践。
培养高素质的合格人才只是教育服务社会的一个方面。高等学校不仅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还是发展科学技术的一个重要方面军。从科研的根本目的、我国的国情、经济建设的实际需要出发,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样是高等学校,尤其是工科学校科技工作的首要任务。但在改革开放初期,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束缚,学校的科研成果往往束之高阁,被科研人员自嘲为“礼品、展品、样品”的时候;科技和经济如同两条道上跑的车,总是走不到一块儿,常被人们说成“两张皮”的时候,汪道涵学长便以其崇尚科技的理念以及对教育科技自觉而深刻的认识,努力推进教育与科技互动,加速渗透经济领域的实践。他对我校建设闵行新校区的关心和支持,便是其积极探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与经济相融合的一成功实践。
1981年起,我校鉴于徐汇校园太小,就地扩展有困难,着手研究可否在近郊区征地发展,并向市政府提出了设想和请示。上海市领导层从全市总体规划出发,明确表态:交大如要建新校区应建在闵行新市区,因为国务院已将闵行地区确定为上海的对外经济技术开发区。而且从50年代开始闵行已建了一批大中型骨干企业,包括号称“四大金刚”的锅炉厂、汽轮机厂、电机厂、重型机器厂以及新中华机械厂等重工业厂。上海市总体规划上闵行有一片“科学教育区”,市政府不仅希望交大去,也希望别的大学去办分校或搬迁过去。当我校表示愿意去闵行办校,并经教育部批准正式开始闵行校区的规划、建设工作,市长汪道涵表示很高兴。他多次召开市府工作会议并来校视察,帮助解决建设过程中遇到的许多实际问题。经过近20年的建设,现代化的闵行新校区屹然展现在世人眼前。出自这里的大批技术水平高、社会和经济效益好的重大科技成果,正成为适应上海城市经济发展、具有广阔竞争空间的现实生产力。2001年以来,我校进一步开展闵行校区二期建设,与闵行区政府和紫江集团三方合作共建上海紫竹科学园区。这座以高新技术为主的大学园区,如同一颗璀璨的科教明珠,正以强劲的势头冉冉升起于浦江之滨。所有这一切,都与当年汪道涵学长的高瞻远瞩及其重视和支持是分不开的。
汪道涵同志简历
汪道涵,1915年3月27日生,安徽嘉山人。1932年就读于交通大学科学学院物理系,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曾任杭州市军管会副主任兼财政部长,浙江省财贸办公室副主任、省财政厅、商业厅厅长,华东军政委员会工业部长,中央第一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对外经济联络委员会第一副主任,对外经济联络部常务副部长,国家进出口管理委员会、外国投资管理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共上海市委书记、上海市常务副市长、市长、市政府顾问,国务院上海经济区规划办公室主任,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1991年,任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
汪道涵同志是中共八大、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代表,第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