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国家高新区已成为国民经济社会发展重要力量

时间:2010-10-11 11:30   来源:科技日报

  随着“十一五”期间宁波、湘潭、泰州3个省级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目前国家高新区已达56个,分布在青海、宁夏、西藏以外的全国各省区。国家高新区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核心基地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从1992年到2009年,国家高新区营业总收入从231亿元增长到78706.9亿元,工业总产值从187亿元增长到61151.4亿元,从业人员从24万人发展到815.3万人。2009年,国家高新区实现生产总值23116.5亿元、工业增加值15416.7亿元、出口创汇2007.2亿美元,占全国总份额中的比重分别达7%、9.8%、16.7%。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国家高新区主要经济指标保持17%以上的增长速度。国家高新区建立了从技术研发、技术转移、企业孵化到产业集聚、集群的一整套产业培育体系,集聚了全国50%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贡献了30%—50%主要高新技术产品的产值。2009年,国家高新区人均GDP28.4万元,万元GDP能耗0.5吨标准煤,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最低已达0.3吨标准煤,实现了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产出。

  国家高新区集聚了700多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开放实验室、超过300家技术测试平台,成为服务和带动周边地区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2009年,国家高新区的企业研发投入超过全国研发投入总量的1/3;区内企业授权的发明专利为16020件,占到国家全部企业授权总量的将近50%,每万人专利拥有量接近先进国家的水平。

  建设自主创新的战略高地、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载体、实现创新驱动与科学发展的先行区域,国家高新区以“二次创业”为主线,以深化改革开放和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更加突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更加突出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更加突出服务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更加突出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十一五”期间,根据不同基础,科技部开展了“三类园区”建设。在中关村、上海、深圳、西安、武汉东湖、成都等6个国家高新区开展的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试点中,中关村和武汉东湖高新区被国务院批准建设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部批准了广州、天津、郑州、苏州、宁波、威海、潍坊、大庆、无锡、长沙和苏州工业园等15个高新区开展“创新型科技园区”的建设试点。今年上半年,科技部印发了《创新型特色产业园区建设指南》,努力提升产业竞争力,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编辑:田云鹏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