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开中国北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客车制造中心装配一车间的大门,一串红色的字符在硕大的黑色液晶屏幕上跃动:“百日攻坚倒计时,时间60天,任务102辆”。
60天,装配102辆城铁客车,相当于每天要完成2两列客车的装配任务,这样的速度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这就是响当当的“长客速度”!
“这两年接到的订单量太大了,我们每天的生产任务都是以分秒来计算的。”公司企业文化部长张天说。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余波未了的2010年深秋,记者在这个地处东北腹地的老国企厂房内,感受不到一丝严寒和冷清,却看到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把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结合起来,再加上科学管理等一系列体制机制的转变、先进设备的引进、与国外的合作,让长客有了一飞冲天的感觉。”张天自豪地说。
如果说人们对“跨座式单轨客车”“直线电机车”“100%低地板轻轨车”还有些陌生,那么对于“和谐号”“子弹头”“磁悬浮”这些词汇一定耳熟能详。实际上,这些词汇都与长客股份紧密相关。多年来,凭借一项项重大创新成果,“长客制造”在世界舞台不断展现风采。
2008年12月,长客股份与香港铁路有限公司签订了地铁车的销售合同。“香港人是全球招标采购的,长客凭啥能赢得订单?我们就凭一条——欧洲标准,亚洲价格。”张天说。
尽管金融危机使得国际消费市场普遍低迷,但长客股份却在海外市场“四处开花”——2009年11月,长客股份与巴西签订地铁车辆采购合同,首次成功进入南美市场;2010年5月,长客股份研制生产的首批沙特地铁车运抵沙特吉达港……
“今年我们的产值可能达到100亿元,明年要冲击200亿元。长客正在由大向强转变。”张天说。
事实上,像长客股份公司这样依靠自主创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案例,在东北老工业基地俯拾皆是。新华社调研小分队行走在富饶的黑土地上,时时可以感受到自主创新给东北老工业基地带来的新变化。
在长春近郊的中国一汽集团轿车装配车间,虽然临近下班,但每一个工位上的工人仍在紧张工作。自主品牌的解放J6重卡单月销量突破5000辆,奔腾B50轿车市场供不应求,一汽森雅M80、佳宝V70则出现排队购车现象。“红旗”“解放”“奔腾”……一个个品牌,彰显着中国一汽自主创新的综合实力。
位于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北方重工,坚守国产化技术路线,生产出一台台拥有自主品牌、用来开掘地铁隧道的盾构机,销往全国各地,不断打造崭新的“地下空间”。
在东北边陲齐齐哈尔的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企业依靠自制的3.6万吨黑色金属垂直挤压机,成功研制了生产超临界锅炉所急需的大口径厚壁无缝钢管,迫使国际巨头将报价降低60%以上。
制造能力和产品质量显著提高,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取得重大成果……记者在被誉为“新中国工业摇篮”的东北老工业基地看到,老国企们没有“倚老卖老”,而是拿起自主创新的武器,为企业插上了一颗奔腾的“芯”。
“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未来5年,要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发挥产业和科技基础较强的优势,完善现代产业体系,促进资源枯竭地区转型发展。
这让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建设者们看到了方向。如今,哈尔滨市已启动实施城市战略创新工程、科技创新引领工程、产业能级提升工程等6大创新工程,争取到2015年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吉林省则谋划依托一汽、长客等重点企业,建设装备制造业集中区,在更高的起点上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基地建设。
“自主创新让东北老工业基地近年的发展迈开了大步,也必将为东北振兴提供不竭动力。”辽宁省委党校辽宁发展战略研究所所长高中理的一句话,道出了东北老工业基地“宝刀不老”的秘诀。(记者崔静、王敏、褚晓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