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重庆2月3日电(记者 李松)在2008年汶川地震中,重庆市梁平县遭受了严重损失,6人死亡、13万人受灾、947间房屋倒塌、27429间房屋毁损。近两年时间过去了,梁平县境内所有倒房群众已全部建房入住。他们现在的生活如何?记者进行了回访。
在梁平县梁山街道上坝村一组,村民周发均一家6口人搬进新家已经一年多。他告诉记者,在汶川地震中,他家的土墙瓦房出现了20多厘米的裂口,被鉴定成了重度危房,需拆除重建。“房子不能住人了,一家6口人就挤在10平方米左右的救灾帐篷里住了两个多月。当时正是夏天,天气炎热,感觉真不是滋味。”
为了让像周发均一样的倒房户尽快重建家园,梁平县迅速拨付了倒房重建补助资金,标准是每户9800元,城乡低保户和重点优抚对象可以得到13800元。周发均家在地震发生当年7月开始重建新房,镇里和村里的几名干部也赶来帮忙抬石料、运水泥。“房子宁愿多花点钱也要保安全。为了抗地震,我把新房的墙体增厚了,使用了24公分的承重墙。”周发均说。
周发均家两层楼新房有150多平方米,总共花了9万多元,现在还有3万多元债务没还清。他说:“但我相信只要自食其力,账总有还完的一天,日子总会越过越好。”
梁平县民政局救灾救助科科长张晓鸿告诉记者,2009年,梁平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3000多元,汶川地震倒房重建的开支确实对他们来说是不小的负担。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面对地震带来的灾害,灾民表现出的更多的是勇敢和乐观。
梁山街道八角村三组的李世密一家房屋在地震中严重损毁,重建房屋花掉了12.3万元。记者来到她家,她热情地带着记者看她的新房。“我家去年刚买了两台32英寸电视机,加上以前买的太阳能热水器、洗衣机和燃气灶,生活一点不比城里人差。”“家里建新房借债了吗?”记者问。“借了7万多块钱,家里可以省吃俭用,一年还两万,三四年内还清。”李世密说。
李世密一对儿女现在在上海一家纸箱厂里打工,每月加起来有4000多元的收入。丈夫则在梁平县城一家啤酒厂里当小工,也有1000多元的收入。李世密则负责经营家里3亩多菜地,她每天凌晨4点一过就起床,然后骑着三轮车到县城里卖菜,每天能挣40多元钱。面对记者,李世密时不时会下意识地搓一搓自己长满硬茧的手。她的一句话让人印象深刻,“现在家里确实有不少困难,但是我相信生活中没有迈不过的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