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著作文本研究述评

时间:2009-04-16 08:3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改革开放以来,文本研究逐渐成为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和研究路向。其中,马克思著作文本研究取得一大批成果,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兴起与缘由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对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进行反思的基础上,学者们发现,原来所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无论在基本范畴、观点、命题方面,还是在原理、体系、结论方面,都存在缺乏原始文本依据的情况。当然,这并不是说以前的学者在研究中没有引用过经典著作中的话语,而是指在一些情况下将不同时期、不同文本、不同语境中的论断不加分析地直接引用,从而导致在一些方面曲解了经典作家的意思,无法呈现其思想的真实面貌。因此,准确、全面、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必须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著作的文本研究。

  进入新世纪以来,学界开始深入思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方式。长期以来,一些学者崇尚思辨,梳理、考证方面的工作做得很少。其实,抽象的探讨既无助于学术本身的积累,更谈不上对现实问题的回应与解答。文本研究并非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全部内容,但它是这种研究的基础。顺应人文社会科学重建学术规范的呼唤,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文本研究的基础意义日益凸显。 

  成果与进展

  关于文本研究方法的讨论。最引人注目的是对“回到马克思”这一提法的理解。学者们提出这一口号,是希望廓清笼罩在马克思身上的迷雾,还原马克思及其学说的真实面貌。解释学流行以来,我国学界又引入“视界融合”的概念。不少学者认为,文本不单是由作者完成的,文本的解读者也参与到了写作之中,文本解读是解读者与作者之间就同一问题进行对话的过程。另一些学者认为,“视界融合”论的积极意义不容否认,但严格来说,所谓“对话”很难成立,因为解读者与作者并不处于同一时空情境中,无法进行面对面的倾谈,只有解读者去接受作者的思想,作者无法接受解读者的反馈。因此,不能把形象化的比喻奉为学术研究的原则。这些探讨,深化了人们对马克思著作文本研究方法的认识。

  关于文本研究史的整理。一些学者花了很大精力进行文本研究史的清理工作。王东所著《马克思学新奠基——马克思哲学新解读的方法论导言》一书,分析了过去流行的解读模式的历史贡献与历史局限,提出要创立富于21世纪时代精神与中国特色的“马克思学”。笔者撰写的《清理与超越——重读马克思文本的意旨、基础与方法》一书,对马克思手稿、笔记、藏书的保存、流传情况进行了梳理,对马克思一生撰写的著述和书信进行了统计,从中选取53部最能代表马克思思想特质、内涵以及发展历程的重要著述,对其写作与出版情况进行了考证。

  关于国外“马克思学”的研究。学者们普遍认为,加强马克思著作文本研究,必须深入了解国外“马克思学”界的研究动态,不只是关注那些对马克思思想当代影响的总体评价,更重要的是紧密跟踪西方学界在具体文本探讨中的最新进展,特别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第二版(以下简称MEGA2)新的编辑、研究状况。在这方面,鲁克俭所著《国外马克思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一书,广泛收集了上世纪80年代以来英语世界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新文献,分专题对国外学者关于马克思思想来源、马克思与黑格尔的关系、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学术关系”、马克思一生思想发展的内在逻辑、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对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重建、对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研究及争论等问题,进行了全面介绍。此外,《马克思主义与现实》等杂志还专门开辟了《“马克思学”研究》栏目,系统介绍国外“马克思学”界的前沿动态,发表了一批具有重要资料价值和分析深度的论文。

  关于文本个案的研究。这方面最显著的成果是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研究。张一兵主持翻译了其中的“广松涉版”并撰写了长篇序言,魏小萍、鲁克俭、韩立新和笔者等先后发表了关于这一文本研究的系列论文。通过这种研究,学者们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产生背景、写作过程、版本等进行了详实的梳理和考证,特别是对其中“费尔巴哈”章的“梁赞诺夫版”(1926)、“阿多拉茨基版”(1932)、“巴加图利亚版”(1966)、“新德文版”(1966)、MEGA2“试编本”(1972)、“广松涉版”(1974)、“英文版”(1976)和MEGA2新的编排设想以及顺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此外,对马克思中学文献、“巴黎笔记和手稿”、《神圣家族》、《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共产党宣言》创作与传播史、马克思晚年笔记等的研究较之前都有了新的进展。

  关于专题史的研究。在这方面,赵家祥、丰子义合著的《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及其当代意义》一书,对马克思理论视野中的东方社会问题,特别是对近年来引起学界较大争议的“亚细亚生产方式”、“跨越‘卡夫丁峡谷’”等问题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和甄别,并阐明了这些思想的当代意义。魏小萍所著《追寻马克思》一书,则对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逻辑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此外,学者们对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资产阶级权利”与“市民权利”的关系、马克思的“现实生活”世界观、社会形态演进的阶段性划分等问题都做了比较详细的梳理,深化了认识。

  问题与对策

  国内马克思著作文本研究当前还面临一些问题,需要在实践中继续探索相应的对策与解决方案。

  消除国内学界对文本研究的误解。应进一步认识文本研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整体格局中的地位和价值。这种研究本应是每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者的分内之事,但一些学者并没有把它看作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基础和理解马克思思想最重要的途径,而是把它当作少数人的特殊兴趣和研究路向。因此,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首先应消除对文本研究的意义和作用的误解。

  提高文本研究的国际化水平。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进一步提高研究者的外文水平。马克思著作文本研究并非不能以中译本为基础,然而,最理想的状态应该是从研究对象的母语出发展开研究。二是对外翻译介绍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近年来国内学者加强了与国外“马克思学”界的交往,国际同行已经知道有中国学者在从事这方面的研究,但是对具体研究工作并不了解,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的成果很少被翻译成外文发表。三是支持我国研究者参与国际马克思文献的编辑工作。

  加强对《资本论》的研究。在近年来的文本研究中,《资本论》研究整体进展不大,只有个别研究者涉及这一领域。因此,应加大对这一文本的研究力度,以权威、完整、全面的文献资料和版本作为重新研究《资本论》的基础,突破过去把《资本论》仅仅看作单纯的政治经济学著作或只是对唯物史观进行证实的哲学著作的研究思路,把对《资本论》文本的研究与对20世纪资本批判史的梳理、对资本与资本理论的当代发展的重新思考结合起来。

  拓展文本研究的广度与深度。当前,国内学界对马克思著作的文本研究亟待进一步开阔视野、丰富内容。应将马克思及其文本置于人类思想史的进程和图景中,通过与其他流派、人物、文本的比较,凸显其内涵与特点;放在历史变迁与当代社会的格局中,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对照,阐发其现实价值与意义。只有这样, 才能不断拓展马克思著作文本研究的广度与深度。(作者聂锦芳 为北京大学教授,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课题组成员)

编辑:高斯斯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