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了八年记者,我经常说到当记者很辛苦,但是每年的两会是当记者最辛苦的时候。
首先,干这个工作得会跑。
3月2日,人大代表抵京,我带着两会的记者证挎着双肩背包在会场和单位往返。单位领导想得很周到,咖啡厅有免费取用的零食、牛奶和方便面,办公室的同事随时订餐,保障上会记者的饮食。于是吃饭也在电脑前,每天主要三种状态――在路上、采访中、写稿子。深夜最后一篇稿子发到组长的邮箱,已经凌晨。回家一数打车票――300块!
第二,干这个工作耗脑力。
3月5日,全国人大开幕。我在人民大会堂的访谈室当主持人。每位前来访谈的代表都是崭新的面孔,三分钟之内就要了解代表的议案内容,马上在镜头面前侃侃而谈。“聊天”很容易,但跟陌生人聊天得动脑子。
第三,干这个工作要会站。
3月5日下午,广东团召开新闻发布会。作为东部发达省份,广东省代表团炙手可热。虽然已经预料到会有很多媒体到场,但是我没想到场面会如此宏大。排队安检就得站半个多小时。一进入会场,满坑满谷背着长枪短炮和拿着笔记本电脑的记者印入眼帘。由于人数众多,会场原先设立的坐席远远不够,在大厅后面又另设了长条的座椅,数十位摄影记者站在长凳上,镜头对准主席台。要是坐,估计只能看到或粗或细的人腿,想看主席台只能站着。最有意思的是,临近门口的黑色大音箱上,贴满胶条粘着各式各样的录音笔和话筒,俨然像一棵另类圣诞树。于是,我的录音笔也只能手里擎着。两个半小时散场的时候,真觉得腿有点直。
两会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我不是代表,可我参与其中,记录着,宣扬着,在我们的网站上,我写的每个字都有上万人看过,有数百人留言。如果我不是记者,就不可能在人大开幕会上见到来自社会各界、各行各业的人大代表,与他们面对面,看到他们神情,了解他们的思想。
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工作,尤其是两会。我喜欢这个职业,辛苦,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