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民生“短板”能否补齐—政协委员献策公共服务

时间:2011-03-03 13:40   来源:新华网

  “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就业难、看病贵、‘忧儿园’……”在即将召开的两会上,政协委员们围绕三大民生“短板”积极建言献策。

  民生之本:能否“人尽其才”?

  春节刚过,北京虎坊桥南的人才市场门口,有很多外来打工者在蹲守,并不时急切询问“是来招聘的吗,想找什么样的?”……“现在工作真不好找。”来自安徽宿州、40岁的于先生说:“城市里不好找,还不如去郊区,但郊区的很多公司都不签协议,经常拖欠工资。”

  尽管“用工荒”一词持续升温,但大量农民工想找到一份称心工作依然很难。一份关于农民工求职调查的最新问卷显示,农民工选老板现象日渐普遍,90%以上农民工选择岗位最注重工资水平,但与此同时,仍有46.6%的农民工未签订劳动合同、未缴纳社会保险,接受过企业岗位培训、劳动部门专业培训的农民工也仅占51.5%。

  “政府应该加大投入,组织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全国政协委员王书平说,“现在呈现的用工荒,仍然是一个人力资源结构问题。各级政府应加大对农民工培训的政策扶持力度,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发展,一举多得。”

  针对就业过程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十二五”规划建议明晰了促进就业的三个方向:一是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二是要加大就业培训力度;三是要健全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此外,建议还特别强调把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这3个群体的就业问题作为工作重点。

  “作为民生‘木桶’中最关键的一块木板,‘就业’的长短决定整体的未来。增加就业,民生之水更为丰沛;稳定就业,社会之基更为牢固。”全国政协委员宋晓梧说。

编辑:张晓静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