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消息:英文《中国日报》3月7日报道:在“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提交全国人大审议之际,中国日报社进行的首次跨国公司高管调查显示,在未来五年中,近95%的跨国公司高管对中国经济前景表示乐观或轻微乐观。
“十二五”开局之年,跨国公司的高管们希望通过研读中国未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走势,发现机遇。在此背景下,中国日报社举办了首次跨国公司高管问卷调查。
三周的时间内,共发放了100余份问卷给包括财富500强中国总裁在内的跨国公司高层管理者,共回收有效问卷69份,其中包括通用电气、飞利浦、道达尔、沃尔玛等各个领域的跨国巨头们。调查结果于3月7日正式在《中国日报》发表。
问卷结果显示,61位受访高管对于未来五年中国发展非常乐观,4人表示谨慎乐观,总数高达受访人数的94.2%。与此相对应的是,多达67位受访高管表示,在未来五年中,他们的公司计划加大在华投资,其中19人表示投资会增加50%,20人表示增加幅度会介于11-20%。
参加问卷调查的沃尔玛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陈耀昌表示:“我们一直都认为中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市场。我们也注意到十二五期间,中国政府计划进一步提振国内消费。对于我们这样的零售企业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机遇。”
他还表示,沃尔玛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加大对二三线城市的开发和投资力度,从而辐射到更多的中国消费者。
温家宝总理在上周六的工作报告中指出,“十二五”期间每年平均经济增长速度计划为7%。然而很多跨国公司都认为中国经济可以增长得更快。
在69名受访人士中,40位认为中国经济至少在未来的五到十年内能以每年8%的速度增长,而更有17位高管认为8%以上的增长速度可以保持20年。
尽管去年以来,有些西方媒体在炒作“中国投资环境恶化”,接受调查的跨国公司高管们以他们的答案为中国投资环境投出了信任票。54名接受调查的高管认为,未来中国的商业环境会进一步改善。此外还有8人认为变化不大,仅有两人认为会恶化。
并且59位受访高管表示,他们在华业务处于盈利或者非常盈利的状态。5人表示他们的业务处于持平或者小幅亏损的状态,仅有两人表示他们的业务处于较大亏损。
米其林中国董事长兼总经理夏逸夫也是69位受访高管之一。对于中国成功转变增长方式、扩大内需的计划,他表示非常有信心,而这一转型也将为米其林带来更多的机遇。
尽管近几年来劳动力成本上升导致所谓“撤离”中国的说法,但是接受《中国日报》跨国公司高管调查的人士不大认同这一观点。36位受访高管表示从中国转移他们的生产线在五年内不会发生。17位高管则表示,他们会考虑向中国内陆加大投资。仅有3位高管表示,他们会转移部分生产能力到其它国家或者地区。
全国政协代表、香港南华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张赛娥在接受《中国日报》专访时表示,香港的企业早就讨论过内地劳动力成本上升带来的影响,但是讨论的结果还是不会转移到其他国家和地区。至于外界热炒的东南亚等地区国家地形狭小,人口少,且基础设施不完善;而中国内地这方面已比较成熟。
“如果内地工资上升幅度小于一倍的话,我看不到搬到别处去的可能。在内地,应对的方式是可以在多个中小型城市建立小工厂,让劳动力就近就业,”她说道。
英文原文请见:http://europe.chinadaily.com.cn/china/2011-03/07/content_12126301.htm。特别说明:因中英文写作风格不同,中文稿件与英文原文不完全对应。(中国日报记者 王星 编辑 裴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