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妈祖
 
妈祖文化在天津

  时间:2006-09-12 16:55    来源:     
 
 

  妈祖(天后)民俗文化在天津可谓家喻户晓,是这座城市聚落与形成发展中重要的人文现象之一,早已成为天津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妈祖,姓林名默(960年—987年),祖籍福建莆田,她生前不畏艰险,乘席渡海,救助海难,舍己为人,她善良无私的精神感召天地,经宋、元、明、清历代敕封褒扬(宋代14次,元代6次,明代4次,清代8次),她的动人故事流传于沿海各地。

  天津的妈祖民俗信仰,源于津沽繁盛的河海漕运。位于渤海之滨的天津地处九河下梢之要冲,元朝设大都(今北京)后,天津即成为最重要的漕粮枢纽,帆樯林立,吞吐量与日俱增,来往官船、民船无不酬谢妈祖,感念护佑。《元史·祭祀志》记载:“惟南海女神灵惠夫人,至元(1264年—1294年)中以护海运有奇应,加封天妃神号,积至十字,庙曰灵慈,直沽、平江、周泾、泉、福、兴化等处皆有庙。”自此以来,约有20多座天后宫遍布津沽,其中以距今近700年历史的三岔河口天后宫(西庙)和大直沽天妃宫(东庙)最为著名。津沽民风淳朴,为拉近与天后的关系,百姓亲切地称之为“娘娘”或“老娘娘”,娘娘宫的称呼也一直沿袭至今。

  天后俗信与天津人

  天后民俗信仰在这座城市600余年的岁月中,已成为了最重要的人文现象之一,天后俗信从多层面、多角度影响着天津城市的发展和一代又一代天津人。

  从经济发展上说,天后宫山门前有五百多年历史的集市贸易是最好的佐证。三岔河口西庙天后宫借地利之便,人群物聚宫前开阔广场,物阜民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天津卫城内原有的商业集市已远远不能满足需要,明弘治六年(1493年),天津城区附近又设五集一市。宫前集位于天后宫前广场,分为宫南、宫北二集,逢初一、十一、二十一行集。宫前集的应运而生,使这一带的街市更为繁盛,店铺林立,游人如织。逢吉日或庆典,天后宫的香火与宫外的商业活动交相辉映,“数日之内,庙旁各铺所卖货物,亦利市三倍”。天津人过年如不去宫南宫北走走,买点东西,甚或只去感受一下那份喧闹,就好像缺了点什么。天津人慷慨、直率又争强,日子再紧也得富个年,即便倾其所有也认为值得,以免让人瞧不起。宫前年货市场热闹非凡,人们觉得“娘娘”身边的年货商品更富意义,更能寄托未来的美好。宫前年货集市引发的是一种具有普遍性的消费活动与消费心理的满足。天津开埠后,宫前年货市场的发展并未受到周边商业环境变化的太大影响,而是依旧在百姓的笃信中悄然发展。

  天津人的性格特征与妈祖民俗也有着颇深的关联。

  天津人热心肠。在这极具码头文化特征的津沽之地,往来的商船、渔户的性命无不与惊涛恶水息息相关,人与人之间的帮衬援助总是无私的,这与妈祖林默生前乐于助人、尊老护幼、海上救险的生平故事极为相近。海神妈祖的美德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天津人。四海之内皆兄弟,船户们生死相依,平安抵达直沽后,纷纷泊船登岸,祭拜天后,娘娘的美德与恩泽铭记在心。如此也就自然形成了天津人讲义气,助人为乐,真诚待人的鲜明性格。

  天津人的“义”又有扶贫济困的一面。众所周知,天后宫码头及三岔河口一带是往来于津的南北商民最早的聚落点之一。移民而至,五方杂处,天后的美德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改变着天津人的性格与风习,更重要的是一种凝聚。民心所聚,团结如一。居家生活、出门在外,难免遇到这样那样的波折与困难。谁家的孩子病了,左邻右舍都来问候关照,拿出舍不得给自家孩子吃的鸡蛋送给了人家。哪家一时揭不开锅,对门的嫂子给锅里添好了米,甚至连炉子都给端过来了。

  天后娘娘博爱而平民化,人在老娘娘面前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许多老天津人最大的愿望就是安安稳稳过日子,不窜头,不张扬,老婆、孩子、热炕头就是最滋润的小日子。在有七成以上是平民的天津,没有人热衷于捧大款,宠名角儿,更不崇尚贵族。你在高墙大院里锦衣玉食,我照样在矮屋里粗茶淡饭睡土炕,井水不犯河水,各过各的日子,所以天津的平民和富贾显贵总有各自的生活圈子。平民之间最让人瞧不起的是那种“充大尾巴鹰”的人。

 
编辑:李丹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