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两会领导人商谈 | 经贸文化论坛 | 直击海峡论坛 | 建党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时事  >   热点聚焦  >   中美互联网论坛  >   滚动播报  >   正文

周鸿祎:IOT时代互联网企业商机巨大

2014年12月04日 15:35:00 来源:新京报 字号:       转发 打印

周鸿祎:IOT时代互联网企业商机巨大

  360公司董事长兼CEO周鸿祎发表主题演讲。

  美国时间12月2日至3日,第七届中美互联网论坛在美国华盛顿举行,360公司董事长兼CEO周鸿祎代表中国互联网企业出席并发表了“IOT时代的用户信息安全三原则”主题演讲。他认为,IOT(Internet Of Things)时代对中国互联网企业是巨大的机会。

  所有人变得透明,未来安全隐患更严重

  在第七届中美互联网论坛上,中美双方代表围绕互联网方面的各项议题进行深入交流。

  中美互联网论坛由中国互联网协会和美国微软公司联合举办,已成为中美在互联网领域开展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

  周鸿祎在演讲中表示,下一个五年,互联网安全的挑战更加艰难。传统的网络安全边界被打断,网络攻击带来的物理伤害后果更严重,而海量数据很多都与人的隐私有关,所有人都变得透明,带来一个全新的安全隐患。

  因此,360提出用户保护三原则:首先是用户数据应该归用户所有;其次,用户有知情权和选择权,有权不允许网络公司使用自己的数据;再次,公司有更大的责任保护用户数据,对数据进行安全存储、安全传输。

  本次中美互联网论坛的主题为“对话与合作”,下设“大数据和云服务”、“互联网接入”、“互联网治理”和“经济发展与社会利益”等四个分论坛。

  在美期间,中方代表团还将与微软CEO纳德拉、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Facebook首席执行官扎克伯格、亚马逊公司创始人贝索斯、高通公司董事长雅各布、IBM董事长葛睿兰等美国互联网旗帜性人物进行会谈交流。

  中国互联网并非美国互联网“复制品”

  作为本次中国互联网企业代表,周鸿祎表示,中美互联网论坛为中美两国互联网业界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一个平台,这是中美互联网从业者相互交流、紧密合作、共享技术成果的机会。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了智能硬件的繁荣,产生海量、多样的大数据,将使人们共同进入一个万物互联的大数据时代。

  周鸿祎透露:“360也在积极布局海外,包括将免费杀毒的理念带到了美国市场,为美国网民提供优质、免费的网络安全产品和服务,我们希望通过中美互联网论坛这一平台,与两国的互联网企业加强交流,共同探讨互联网行业新的趋势,新技术和新的理念,推动中美乃至全球互联网的繁荣与发展。”

  周鸿祎认为,中国的互联网并不是美国互联网的镜像或是复制品,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大国之一,也是万物物联和云计算的大国,过去都是美国互联网模式到中国来,但未来,相信会有更多中国创造的模式,从中国出发,到美国来。

  他说,在美国互联网创业公司年轻的创业者身上,能感受到三个鲜明的特点:第一是与众不同的精神。这是创新精神的一个重要特征,创业者们会有形形色色、甚至是匪夷所思的想法;第二是产品经理精神。美国的创业者,每个人都是产品经理,喜欢津津乐道地谈自己创作的产品,大家都会聚焦在产品上;第三是颠覆精神。在美国,一个十八九岁的创业者,都怀揣用产品改变世界的梦想,他们的目标就是要挑战今天的大公司。

  “美国的互联网创业者在专业领域经过深入的思考,做得很专注。这是中国互联网需要向美国互联网同仁学习的地方。”周鸿祎同时表示:“虽然很多美国投资商认为中国互联网产业是美国网络的追随者;但中国的互联网也并不是美国互联网的镜像或是复制品。”

  智能设备商机巨大

  周鸿祎还提到了360免费安全模式的例子,360的免费安全模式正是互联网产业中真正的中国创造。当初360赴美国上市期间,找不到一个参考的模式,就只好硬着头皮给美国投资者们解释:360就是“免费安全+开放平台+广告和增值服务”。

  过去都是美国互联网模式到中国来,但360免费的安全模式得到了全世界主流资本的认可,这是第一个中国创造的模式。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智能设备的迅速普及,互联网化的人们生活将进入IOT(Internet Of Things)时代,这对中国互联网企业同样是巨大的机会。

  周鸿祎介绍,360的儿童智能手表已经是中国销量最大的智能手表,与当前业界流行的产品相比,360儿童手表更注重于儿童安全、保护儿童不受侵害;它的核心功能都是围绕如何解决孩子走丢的问题展开,是一个针对细分人群的产品。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大国之一,也是万物物联和云计算的大国,这是给中国的一个机会。(王晓)

点击更多新闻进入新闻中心 国际新闻 军事新闻 科技新闻

相关阅读:

[ 责任编辑:王怡然 ]

原稿件标题:

原稿件标题URL:

原稿件作者:

转载编辑:王怡然

原稿件来源:新京报

: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