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两会领导人商谈 | 经贸文化论坛 | 直击海峡论坛 | 建党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热点聚焦  >   第十届台商论坛  >   相关报道  >   正文

淮安用心托举台资高地 软服务硬载体留下项目

2015年09月19日 13:10:00 来源:新华日报 字号:       转发 打印

  前不久,台湾电电公会发布《2014年中国大陆地区投资环境与风险调查报告》,淮安从118个城市中脱颖而出,连续第四年获评“极力推荐城市”。无独有偶,由台湾民众评选出的“大陆十大最想居住城市”中,淮安位列第七。

  正值第十届台商论坛即将开幕之际,这两条消息传到淮安,立刻在朋友圈被刷屏。对此,台湾工业总会理事长许胜雄说,“淮安优越的发展环境和高效的政府服务得到台商的广泛认可。口耳相传,一定会有更多的台商选择落户淮安!”

  “能支持的一律支持、能奖励的一律奖励、能提供的一律提供。”淮安市委书记姚晓东说,淮安还将推出工业、服务业、农业、园区等淮台五大共建计划,以更加丰富的合作成果为两地民众带来更多福祉。

  软服务,让台商把项目和心都留下来

  总投资10亿美元的臻鼎精密电子(淮安)项目现场,厂房主体即将封顶。以大数据分析与工业4.0为基础,项目投产后,将成为全球研发、生产印刷线路板的最大企业,年产值达100亿元。

  作为全球第二大、中国第一大印刷线路板企业,臻鼎科技负责人告诉记者,“来淮安前我们已有深圳、秦皇岛、营口三大制造基地,最终确定把集团的这个核心项目投在淮安,是因为子公司宏恒胜电子2006年已在此设厂,9年来这里的优质服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地处苏北欠发达地区,靠什么造就了“南有昆山,北有淮安”的“江湖地位”?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周毅说,“用心就好”!以个性化、专业化、法治化的“101%服务”,营造台商生产经营顺心、工作学习舒心、维权保障放心的“投资家园”。

  对于这一点,敏实集团董事长秦荣华印象深刻。在敏实落户淮安过程中,开发区规划分局局长带着设计师现场办公,一个小时完成了所有法定程序;开发区项目服务团队把审图办专家请到开发区“上门审批”,1天走完两个星期的流程。

  投资1亿美元的晟德生物制剂项目正加快推进,投资35亿元的威能汽车已签约……淮安台企从富士康一枝独秀发展为台玻、膳魔师、敏实等“台资巨头”齐聚的春色满园。

  资金和项目投过来,心更要留下来。在城市建设中淮安引入和营造台湾元素,台商大厦、台湾风情街、台湾文化体验区、台商休闲娱乐中心,这一份份用心与细腻,让淮安的台湾味愈来愈浓,让在淮台商心生眷恋。

  硬载体,让台企轻装搏击商海

  2008年10月,郭台铭为涟水机场奠基培土。他激动地说,“去年富士康竣工投产,我曾表示希望淮安能有自己的机场。没想到一年不到,淮安机场就开工建设了,足以证明淮安服务的优良”。郭台铭这次话音落地不到两年,淮安机场通航,快捷的空中走廊将他在淮安的电子产品销往世界各地。

  软环境更硬,硬环境更优。服务台商,淮安人从未止步。国家级综合保税区、国家级留学人员创业园、国家级软件园、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等,光国字号的国家级开放平台,淮安就建了6个,还有日资、欧美、韩资三大国别工业园区,淮安特色功能园区数量居全省前列。

  淮安市长曲福田说,目前在淮台企1200家,投资120亿美元,是长江以北台资聚集最多的地方。淮安坚持“块状式集聚”理念,锻造承载能力强、产业集聚、功能配套的发展平台和载体,让企业来了“硬件无忧”,轻装搏击商海。

  短短几年,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崛起IT、盐化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三大主导产业和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生命健康两大新兴产业,“3+2”现代产业为淮安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上半年,三大主导产业占工业总产值的85%以上。

  人才技术输入,让“台资高地”变身“发展高地”

  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通过技术引导和人才输入,让企业赢来高速发展。

  全省开发区科技创新指标排名,该区从2010年的114位上升到2014年的18位;在2011年以来新升级或新设立的41家国家级开发区中,该区科技创新指标排名第9位。

  “政府帮一帮,就是不一样!”7月底全面竣工投产的大地动物药品项目,是江苏大地动物保健有限公司通过“异地技改”而建的新厂区。“我们以技改增效益促转型,今年刚刚获得国家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奖。”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新厂区采用国内最先进的正昌全套颗粒机组,产能实现了翻番。

  在新常态下,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对一”服务。缺人才,每年设立2000万元的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缺资金,对领军企业奖励300万元的启动资金;缺技术,把中科院水生所淮安研究中心、北大数研淮安研究院等一流研发团队“搬进”园区。汉邦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大兵说,由于有了政府主导的产学研合作,不到两年企业成长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内最大的色谱耗材生产商、供应商。

  仅上半年,全区实施技改项目24个,完成技改投入5.7亿元;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84亿,是2010年同期的6倍。在大批台企“版本”升级、重启新生的同时,淮安也完成了从“台资高地”到“发展高地”“创新高地”的转身跃起。(王 金 杭卫东 蔡志明)

相关阅读:

[ 责任编辑:张玲 ]

原稿件标题:

原稿件标题URL:

原稿件作者:

转载编辑:张玲

原稿件来源:新华日报

: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