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科学院研究员:制定中国自己的人权模式是一项重要任务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所中国当代历史和政治中心主任研究员鲍罗季奇·弗拉基米尔·菲德洛维奇先生在17日开幕的第七届北京人权论坛上表示,对中国人权的研究是一个最少探索的问题,同时也是当代社会人道主义和社会政治学领域最具政治化的课题之一。
他说,大多数情况下,西方专家在某种理论框架下,总是带着挑剔的心理评价中国的人权状况,而且这种现象还在西方国家蔓延,有时俄罗斯也有附和之声。
事实上,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启动新型改革决定之后,中国领导人就确立了利用取长补短的方式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路线方针,中国的社会体系开始从封闭走向门户开放。在现阶段,人权成为中国政治领导人的目标之一,在他们看来,当中国的社会制度发展到发达国家水平时,这个目标就可以实现。
同时,一些学者认为,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权制度的改善需要有一个过程。
菲德洛维奇先生认为,在社会背景各不相同的社会里,人权制度的实质和内容存在根本性差异。因此,中国的人权模式与西方社会的人权模式也互不相容。由此看来,制定中国自己的人权模式不仅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也是一项重要的学术研究任务。他希望中国的学者和政治决策者们在人权研究的道路上顺利前行,取得圆满成功。(石坚)
[ 责任编辑:王怡然 ]
原稿件标题URL:
原稿件作者:
转载编辑:王怡然
原稿件来源:中国人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