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大林镇,有一个叫鲜光村的朝鲜族聚居村。3月农闲时节,约三分之二的村民在海内外城市奔波忙碌“创汇”。
印象
记者走进这个村,感到静得出奇。村里人家几乎是“铁将军”把门。中午时分却不见炊烟飘散。
鲜光村支部书记金辉钟说,全村总计158户548人,现有348人在外打工,其中160人在国外。
他说,改革开放后,村民思想开放了,纷纷出外寻找机遇,因具备朝汉双语优势,找工作不成问题,其中既有做外贸的、开饭馆的,也有企业白领。
记者好不容易找到一户村民在家。主人金元哲说,已经好久没有见到客人了。
金元哲62岁,大儿子在韩国工作,二儿子在天津工作。“孩子们都结婚了,而且能挣钱,我们不担心。”
他随口说了几句不标准的英语,原来,他在美国圣地亚哥当过近5年的厨师。“我也是回来没几个月,有点闲不住,还想出去打工。”
传统
金元哲告诉记者,“走出去”是鲜光村的传统,家家户户均重视这方面的教育。“就算天天喝粥,也得让孩子至少读完高中。”如今,全村150多户人家已“走出”近50个大学生。
记者采访发现,鲜光村的“开放”和“传统”不矛盾,比如,村民家中依然可见朝鲜族的辣白菜,家家近10平方米的“平地炕”,还有色彩鲜艳的传统民族服饰。
金元哲说,每年三八妇女节和老人节,大家都会穿上民族服饰上街散步。
今昔
据记者了解,历史上鲜光村村民来自韩国,因为传统种植水稻,所以一路寻水而居,来到中国辽河流域附近,1959年到鲜光村所在地定居。
金辉钟说:“我爷爷那一辈人来到这里,到处都是草甸子,不适宜种别的,只适宜种水稻。后来,大家慢慢把这些草甸子变成了良田。”
种子是吉林和黑龙江农科院朝鲜族研究员研究出的优质水稻种子,生产的大米在周边地区小有名气,每斤价格比普通大米贵0.3元左右,周边还有不少“鲜光大米”加工厂。
金辉钟自豪地说:“每到收获季节,其它地方的大米还没开始出售,我们的100多万斤大米一个月就卖光了。”
据介绍,鲜光村村民在国内打工平均年收入4万元,在国外打工年收入能达8万元,全村每年“创汇”1000多万元,加上种植水稻收入,全村人年平均收入数万元,是远近闻名的“富裕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