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教育之路如何走
2009年教师节前夕,温家宝总理深入北京35中听课后,发表了《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的文章,提出:教育要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办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现代化教育。这正成为教育工作者努力奋斗的目标。何谓“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现代化教育”?厘清理念,才是实现目标的起点。
“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现代化教育”的语境是一个内涵特色深刻、理念定位明确、思想意境宏阔、价值取向深邃、目标导向鲜活的文化战略。其“志越万仞山、心地一平原”的精神境界和思想体系,使教育的目标价值得以完美呈现,其文化兴校文化育人的人文取向,使教育的理念思想得以完整实现。
“中国特色”:实事求是育人 把握规律办教育
“中国特色”作用于学校的发展,既是对特色内涵提升学生情趣和理念适用于社会文化发展的客观探索,又是对办学的价值取向表达本质规定的新约。
特色的本质规定,追求时移世易的与时俱进,反映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特色的作用意义,不只是注重形式上的差异,更关注学校核心价值取向提升生命质量的目标价值。《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鼓励学校办出特色”的办学准则,就是要求教育“不只是对问题的探讨,更要在对价值追索”的理性思辨中,回答如何针对每个学校的特点和每个学生的个性催生其文化生长,回答如何用区别于他人的方式表达自行育人规则的问题。
由此推断,“中国特色”是实事求是的育人规则,是把握教育规律的平台,是依循教育规律办事的载体,是朝着“现代化教育”进发的方法路径。
“中国风格”:体现文化育人 弘扬中国精神
“中国风格”的教育,它表达的深邃求真的育人格调,既展示学校的风采又服务社会的发展;它体现的文化兴校文化育人的人文气象,既体现学校的个性又弘扬中国精神的美德人性。
“中国风格”的目标导向,是以当下素质教育思想不断推进,学校的价值取向和人才培养模式却缺少“育人为本、以德为先”标准底线的情况下,从“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以文化人涵育品德德行、以文养心铸就远行能力的愿景目标出发,为保障教育精神的完整性和教育理念的高尚性,而展开的精神追求。
之所以说它是一种精神追求,这是要弥补目前教育缺少文化育人、以文化人的准则,缺少审美尚美价值取向的凝视,缺少文化兴校的特殊语言,缺少静态视觉环境文化的灵魂,缺少家校合一的指导艺术,而从教育精神建构、理念思想设计、课程类别谋划、动静态校园文化建设、家校合一规划的角度出发,创设的功能性人文导向。
“中国气派”:眷顾以人为本的价值规律
“教育必须利用环境的力量”浸润灵魂,是中外教育家办教育使教育完美的共识。环境可以是大楼的典雅,可以是小桥流水的悠长,可以是文化墙的育人技巧,也可以是雕塑释放灵性、形成触动心灵的力量。
“气派”的能量释放是一种“情”的延伸,人和人之间需要情感的维护,学校和学生之间也需要以人为本的情来规范。“中国气派的现代化教育”的“情”,就是要拿出GDP的4%发展教育,这是物质形态保障之情,更为重要的还在于“内涵发展”的指导方针和“鼓励学校办出特色”的规则,以及“育人为本”、“四育并举”、“注重家庭教育”等层面的文化之情,眷顾以人为本的规律价值之情。
总括来讲,“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现代化教育”的价值取向,是一个内寻精神情感文化育人的思想启航和外表理念精神气概,塑魂魄流芳的教育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