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灯停,绿灯行——这几乎是所有人学到的第一条交通规则。但就是这条连幼儿园小朋友都知道的最简单的交通规则,大人们反而做不到,时常需要孩子提醒,但当孩子长大后,许多人也渐渐模糊了规则。交通文明意识为何“逆生长”?
孩子阻拦父母闯红灯
本市整治中国式过马路的消息一出,在交警眼皮子底下闯红灯的现象明显减少,但在没有交警和协管员的地方,很多人面对红灯还是大摇大摆地通过。有意思的是,记者在多个路口发现,大人闯红灯时,身旁的孩子会出面阻拦。
在通州怡乐北街一个红绿灯处,一位父亲准备领着大约五六岁的儿子过马路。此时信号灯刚刚变为红灯,但路口没有车辆通过。父亲拉着孩子想要跑过路口,没想到孩子大喊着:“爸爸,红灯,停!”父亲听了有点尴尬,嘟囔着解释,“这不是没车吗?”“老师说了,红灯不让走。”孩子很较真儿。
记者采访了多位家长,发现其中很多人都有被孩子阻拦闯红灯的经历。王先生告诉记者,每次送孩子去幼儿园都要经过一个红绿灯路口。这个路口通行车辆较少,所以即使是在红灯时,也经常有行人过马路。可孩子上幼儿园后,每次都拒绝闯红灯,如果大人想要闯红灯,他会拉住大人的衣角,如果大人硬要拉着他过,小家伙还会发脾气。
赵女士也有过这样的经历。一次送儿子上学时马上要迟到了,她想闯红灯过马路,儿子拦住她。“红灯。”“我没注意。”“不,你明明看见了,是故意闯红灯。”
赵女士说,那次的事让她觉得在儿子面前挺丢人,从那以后,她再也没有闯过红灯。她说,儿子绝对是遵守交通规则的模范,每次她驾车外出时,儿子就像一个智能文明提示器,“不要闯黄灯”、“不准轧线”,随时提醒着自己。
大人不守规造成“逆生长”
记者了解到,本市很多中小学、幼儿园,现在都把交通安全教育当作是开学第一课。
一线交警总结说,幼儿园的孩子和小学生是“最守交通规则的人”。结伴出行的中学生,大部分也能遵守。但从大学阶段开始,守法意识反而淡化。“没有老师会去教一群大学生要遵守交通规则,因为这都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逆生长”的背后,彰显的是社会文明程度不足,以及公共意识的缺乏,最终吞噬了人们对规则的尊重,对社会的“主人翁精神”。
“我女儿小时候特别节电、节水,水龙头没关紧,房间的灯没有马上关,她都会立即跑过去关好。因为我们从她小时候就经常对她说,世界上的水和电只有那么多,用光了,以后就没有了。”贾女士无奈地对记者说:“但她上高中以后,这种意识越来越差了。”贾女士认为,孩子的主人翁意识更强,会认为自己是这个世界的主人,但成年人会逐渐产生这样的想法——节约不在乎我一个人,交通秩序维护也不在我这一次闯红灯。
海淀检察院未成年人案件检察处高级检察官余海燕告诉记者,到了青春期,孩子的生理变化引发心理变化,让他们变得叛逆,渴望打破束缚。“一个青春期的学生站在斑马线后,如果身边的成人都无视红灯,匆匆而过,学生心理会发生什么变化?很可能是羞愧于‘自己为什么不敢突破交通规则?’”余海燕指出,青春期的孩子虽然标榜个性,但其实有很强的从众心理,身边一个大人、一个同学迈出斑马线一步,其他孩子就会纷纷效仿。大人不守规则,造成了红灯前的这一现象:小学生表现优于大学生,儿童优于成年人。
鼓励孩子监督父母守规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年研究院名誉院长陆士桢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青少年比成年人文明交通意识更强这种现象客观存在,首先反映出我们的教育将文明习惯的养成作为重要内容逐渐见到了成效;另外,随着整个社会的发展,新的一代人的文明程度正在逐步提高。
陆士桢同时提醒说,成年人社会传递出的种种不正确信息可能会淡化青少年的文明意识,以致这些青少年随着年纪的增长逐渐认为:“小时候我怎么那么傻?只有我遵守规则!”
她建议固化学校的教育,例如在学校里开展诸如“大人们为什么会闯红灯?”“碰到大人闯红灯,我们该怎么办?”等深层次的话题讨论。同时,成人社会也要做出检讨,把自己社会文明层面的“短板”主动予以补齐。余海燕也建议,对于成年人的种种不良恶习,相关部门应该重拳治理,给孩子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从根本上提高国民素质。
红灯面前,大人的表现败给孩子,一些政府部门已经认识到了这一问题。近两年来,交管部门主动走进校园,开展“小手拉大手”的活动。交警与老师们在教授孩子交通安全知识的同时,还要求他们回家后也能监督父母,甚至是和父母签订共同遵守交通规则的承诺书,期望通过每个孩子的影响,带动其背后整个家庭提升交通守法、守则意识。
短评
像孩子一样敬畏规则
红灯前的“逆生长”,貌似是成年人仗着成熟聪明占了便宜。殊不知,赢了几十秒钟,却输掉了文明修养。
这一次“小手拉大手”,是一个颇值得思考的现象,也给人们上了一堂“敬畏规则”的公民课。
现代文明社会需要一个彼此尊重的、规范有序的公共空间,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整体利益最大化,让生活其中的人共赢。构建这样的文明社会,需要我们从斑马线做起,且又不仅仅是在斑马线上,更需要我们对规则始终保持孩童一样的纯朴的敬畏之心。学会敬畏红灯、敬畏规则,就是敬畏自己的生命。而只有用长远的公共利益代替一时一地的一己之私利,才能避免各种文明的“逆生长”。记者 侯莎莎 童曙泉 高健
[ 责任编辑:郭碧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