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交流三十年·人物】品读陈玲 一位对台工作者与她的四十载两岸芳华
【题记】今年是海峡两岸同胞打破隔绝状态开启交流交往30周年。30年来,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社会联系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为两岸关系缓和、改善与和平发展奠定了基础。两岸同胞在30年的交流交往中,既共同见证了两岸关系跌宕起伏的发展历程,也发生了许许多多令人难忘的故事。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是过去30年来两岸关系发展中的亲历者、推动者和见证者,仍在续写“两岸一家亲”的同胞亲情。
全国政协台籍委员、福建省台办原副主任陈玲接受中国台湾网专访。(中国台湾网 扶海涛 摄)
中国台湾网12月26日讯(记者 王思羽) 坐在办公桌前,全国政协台籍委员、福建省台办原副主任陈玲微笑着跟记者开玩笑说,近段时间自己都在“还媒体的债”。作为长年分管宣传等事务的前任领导,20多年的台办生涯让她与省内外各大新闻单位,乃至不少两岸媒体人均成为朋友。今年恰逢两岸开放交流30年,瞅准了陈玲亲历并推动两岸事务多年,在此方面见闻广、故事多,近期省内乃至中央新闻单位的邀约便如雪片般飞来,约稿、约访接二连三。为了答谢媒体在自己任内给予福建的鼎力支持,陈玲唯有亲自上阵,连说带写地为各家媒体讲述起“不重样的两岸故事”,述说出自己见证并推动两岸交流的心路点滴。
忆过往 听“大满贯对台工作者”讲那过去的故事
面对记者和镜头,陈玲娓娓说出自己的故事。淡然的谈笑背后,记者发现,其投身对台工作年头之久,所涉重大事项之全,与台湾渊源之深,为两岸事务倾注心血之多,亲历见闻之广,皆令人感叹。若要加以形容,或许可以说,坐在记者对面的宛然是一位亲历过几乎所有重大涉台事项的“大满贯对台工作者”。
陈玲回忆,自己参加工作比较早,迄今已40多年了,“在福建这块土地上,不论在哪个部门从事什么工作,或多或少都会涉及到一些对台的事务。”她表示,福建在对台工作方面具有特殊的渊源与区位优势,“如果问我对台工作做了多少年,可以说,我自参加工作以来,几乎每一天或多或少都会碰到涉台事务。”当然,若论常态化的经办对台事务,还是要算调到省台办工作以后,“每天围绕着闽台间各种关系打交道”。
众所周知,在两岸间备受大众认同,乃至被国际社会广泛认可的共有四大品牌交流活动,而这背后,都凝聚着陈玲的汗水与付出。她曾参与首届两岸经贸论坛(后改为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暨民间所称的“国共论坛”)的筹备工作;也曾直接参与两岸“两会”(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商谈和紫金山峰会(后更名为两岸企业家峰会)在福建举行的相关事宜;至今已成功举办9届的海峡论坛中,陈玲参与了其中8届的筹备工作,更担任了5届海峡论坛新闻发言人。可以说,迄今为止的两岸四大交流品牌陈玲均有涉足,无论是台前登场还是幕后穿针;无论是居中坐镇还是从旁襄助,从事专门对台工作的二十多年里,她始终不遗余力地为拉近两岸距离倾注着自己的力量。
随着两岸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以及两岸影视业的蓬勃发展,陈玲近年的日常工作中,又衍生出一项与影视作品打交道的新任务。最近几年,她参与了一系列反应两岸题材电视剧、纪录片的策划和审片工作。例如《施琅大将军》、《台湾1945》、《天下妈祖》等近年较有影响的两岸题材影视作品中,但凡片尾字幕中出现“福建省台办”字样的,其背后的工作推动者往往都是陈玲,只是她从不肯在字幕中署上个人的名字,“毕竟是代表单位去参加配合的,还是署单位比较合适。”
多年工作中,陈玲组织、推动了一系列重要赴台交流活动。如福建电视媒体制作的《妈祖之光》、《客家之歌》电视晚会,都成为那些年颇具影响的入岛交流品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早在1998年,福建便首次在岛内举办了闽台族谱展,引发台湾各界反响。当时,就连部分岛内政要也来到展览上追根溯源,查阅自家先祖的足迹。连战先生更亲临族谱馆,细致翻查连氏族谱,看能否与自家在台湾的族谱对应上。事后,有专家告诉陈玲“确实对上了”。也正因如此,才有了后来(2006年)连战携家人回到福建漳州龙海祭祖,并在连氏宗祠前动情告慰“今天请允许我讲一句,连家的列祖列宗,爷爷,我回来了,我终于回来了”这样的感人一幕。
作为分管宣传口的负责人,陈玲在自己任内也大力拓展闽台两地新闻交流,促成福建省级媒体率先赴台驻点、多家台媒来闽驻点。在她的推动下,福建的平面媒体、广播影视乃至新媒体,均与台湾媒体展开了全方位合作,这种你来我往的互动交流一直延续到今天。
[责任编辑:王思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