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下午,第十三届桂台经贸文化合作论坛分论坛——两岸产业共同市场论坛智库圆桌会议在广西南宁举行。(中国台湾网 王怡然 摄)
中国台湾网9月15日广西南宁讯 (记者 王怡然)9月15日下午,第十三届桂台经贸文化合作论坛分论坛——两岸产业共同市场论坛智库圆桌会议在广西南宁举行,来自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广西社会科学院、南开大学、台湾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等研究机构和高校的50余名两岸专家学者,就“加强民间交流,促进两岸社会融合发展”等议题展开研讨。
2014年11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平潭综合实验区时首次提出两岸“融合发展”的概念。2016年3月5日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进一步明确提出要“深化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2016年11月1日在北京会见洪秀柱率领的中国国民党大陆访问团时习近平再次重申,“促进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符合两岸同胞共同利益。”2017年3月,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涉台部分相关表述由以前的“推进两岸经济融合发展”提升为“推进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
南开大学台湾经济研究所教授朱磊表示,在推进两岸社会融合过程中,大陆应以极大的耐心和真诚的亲情继续培育和增进两岸民众的相互信任与心灵契合,努力引导台湾民众对大陆有正确的认识和印象,增强理解与好感,积极有效推动两岸社会融合。两岸社会融合是两岸结合为一个统一、协调的整体,也是重塑“中国公民”身份认同的过程,最终目标是形成两岸民众具有基本政治文化认同、在国际上共享中国人尊严的两岸命运共同体。
厦门大学教授陈先才表示,当前台湾问题面临的现实困境还是要突破台湾民众对大陆认同较低的难题。这是难点所在。但融合发展提供了思路和可能的路径。融合发展看似是经济层面的融合——这是物质和利益的融合,社会层面的融合——这是精神与心灵的融合,但其背后却是两岸互动中的全面融合概念。
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柳英表示,社会经济领域的融合是两岸社会融合的基础,应改变过去单纯“招商引资”的思路,将台胞的社会经济领域融入置于更高的战略高度,可选取典型的台胞聚集区进行试点,只有持续吸引台胞从“流动”到“移居”,不断扩大大陆台胞群体,才能为实现两岸社会融合打下基础。
台湾工业总会大陆组副组长黄健群表示,两岸如何一起“走出去”、创造“两岸合作、共同创造、全球销售”的新模式,是两岸都必须认真思考的课题。两岸都应更务实规划,建构长远的“产业发展红利”,通过建立更长、更大的产业链与供应链,让台湾产业融入到大陆经济与产业体系之中,建构中华经济产业与供应链,以此实现两岸的共同发展。
台湾景文科技大学国贸系助理教授徐东海说,经济融合是实现两岸融合发展的重要途径,经济融合旨在促进两岸资源要素的整合、互补,加强产业合作、对接及融合,形成并提高两岸经济之间的结构性依赖。如今两岸经济合作已进入新经济融合的新阶段,两岸可以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高科技产业、现代服务业、电子商务、新经济、共享经济、海洋经济等方面展开广泛的交流合作,尝试资源、结构、产业、市场、人才等相互渗透、交叉与重组,实现深度融合。
论坛上,台湾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执行长陈德升、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台湾东南亚国家联盟研究中心主任徐遵慈、广西师范大学教授刘澈元、台湾政治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生柯宜家等还就“‘一带一路’与深化两岸经济文化融合发展”“青年创新创业合作与两岸融合发展”的议题与参会者做了分享。
两岸产业共同市场论坛智库圆桌会议由广西社会科学院、台湾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广西桂台经贸文化交流协会主办。桂台两地智库和学界利用桂台经贸文化合作论坛、两岸产业共同市场论坛等平台,汇集智慧、提供良策,研究和探讨新形势下进一步扩大桂台两地各领域交流合作的新思路、新途径和新方法。(完)
[责任编辑:卢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