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两岸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

2017年09月15日 17:08:58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中国台湾网9月15日北京讯 2017年是两岸同胞打破隔绝状态、开启交流交往30周年,《两岸关系》杂志特开辟专栏,刊发系列报道,抚今追昔,向两岸关系过往致敬;瞻望未来,对两岸关系前途充满希望。以下为《两岸关系》杂志2017年第9期刊发的系列报道(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文章全文如下。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

——写在两岸同胞打破隔绝状态30年之际

作者:柯文

  1987年,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两岸同胞从此开启交流交往,至今已有30载。30年来,两岸经济社会交流经历了从无到有、由少到多、从间接到直接、从单向到双向的不断扩大和深化的过程,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格局,两岸经济、社会、文化联结达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展现出融合发展的美好前景。在历史长河中,30年也许只是一瞬间,但对两岸关系来说,却是一段波澜壮阔的时光。梳理30年两岸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探析当前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面临的时空环境,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深化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寻找新的动能。

两岸开放交流3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态势

  (一)30年来,两岸经济合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两岸经济互利互补格局基本形成。

  自两岸开始出现零星、间接的贸易和投资到两岸在经贸合作中形成一系列的制度化安排,两岸经贸关系走过了一条颇为曲折的发展道路。

  1.两岸经济交流合作逐步走向机制化、常态化。两岸经贸交往初期,其主要形式是经由香港进行的转口贸易,以及由转口贸易带动的台商对大陆零星投资和海上小额贸易。1987年11月,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后,两岸经济交流合作随之发展起来。尤其2008年5月两岸关系进入和平发展阶段后,开始了两岸经济合作制度化的进程。2010年6月,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签署《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构建了两岸经济合作机制化平台,将两岸经济合作推向新阶段。2008年至2016年,两岸实现了全面直接双向“三通”,两岸产业合作持续推进,初步建立起两岸经济合作机制,两岸贸易也保持增长势头,贸易额不断创下新高等等。2009年11月,两岸签署金融合作协议和金融监管合作谅解备忘录,两岸金融合作迈上新台阶。截至2016年底,14家台资银行在大陆设立3家法人银行、28家母行直属分行和3家代表处;5家大陆银行在台设立3家分行与2家代表处。2012年8月,两岸货币清算管理机构签署货币清算备忘录,建立货币清算机制,台湾地区人民币业务于2013年2月正式开办,截至2016年,台湾岛内人民币存款余额达3112.14亿元。

  2.两岸经贸往来总体稳定,贸易结构渐趋优化。30年来,两岸经贸往来总体处于增量过程中。截至2016年,大陆累计批准台资项目98815个,实际使用台资646.5亿美元。台商对大陆投资势头不减,台商投资日益呈现产业广泛化、类别多样化、经营形态多元化、地区分布扩展化、规模大型化等新特征。两岸一般贸易比重持续上升,加工贸易比重有所下降。2016年两岸贸易额达1796亿美元,大陆对台逆差988.6亿美元。ECFA已签署并生效的协议执行情况良好。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大陆累计自台进口享受ECFA关税优惠货物565.1亿美元,关税优惠227.2亿人民币;大陆累计对台出口享受ECFA关税优惠货物101.4亿美元,关税优惠118亿元新台币。台湾是大陆第七大贸易伙伴和第六大进口来源地,大陆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和贸易顺差来源地。

  3.各种经济交流平台协同发力,两岸经济合作不断深化。30年来,祖国大陆因时制宜、因地制宜,逐步建立起形式多样的两岸经济交流平台。如2006年以来举办11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搭建起共商两岸互利合作大计平台,形成的共同建议多已经转化为具体的政策措施,加快了两岸经济交流合作步伐。2013年7月成立两岸企业家峰会,成为两岸层级最高、最具权威的企业家交流合作平台,致力推动两岸资源有效整合,深化两岸经济互利合作。2009年5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2011年,国务院批准《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2016年3月,“十三五”规划纲要再次强调要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打造平潭等对台合作平台。海峡西岸经济区在两岸交流合作中的先行先试作用更为突显。此外,大陆各省区市先后与台湾搭建经济交流合作平台,已逐渐成为推动两岸各领域加强合作的知名品牌,对促进两岸经贸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4.在两岸经济合作发展过程中,两岸经济融合的一面同步呈现,而大陆方面在其中发挥了更多的支持与推动作用。

  (1)两岸经贸关系的不平衡发展使大陆在两岸经济融合发展中发挥更多的支撑作用。自两岸恢复经贸往来至2008年,两岸间贸易和台湾投资使大陆的生产和管理技术得到提升,台湾出口大陆的产品和服务弥补了大陆资源要素短板,其投资设厂也带动了大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促使大陆产业开始融入国际分工。2008年至今,随着大陆实力不断增强及两岸大交流时代的来临,两岸经贸联系更加密切,台湾对大陆的出口和投资快速增长,经济上对大陆的互补获益日益增强。据不完全统计,1979年至2016年,台湾累计从大陆获取贸易顺差约为10625.32亿美元,实际对大陆投资金额约1041.94亿美元,大陆对台投资仅16.91亿美元。在两岸经济关系发展的不同阶段,虽受益主体发生变化,但两岸贸易、投资等经贸往来呈现出的“来多去少”不平衡现象并未改变。正是这种两岸经贸关系的失衡,使大陆成为两岸融合发展的主要支撑。

  (2)大陆自身的经济发展与政策调整,驱使台湾紧随其后,打开了融合的大门。1979年大陆《告台湾同胞书》指出,“两岸应当发展贸易,互通有无,进行经济交流”,此后随着大陆对台政策调整,使台湾舆论和民意对国民党形成压力,到1984年3月,台“经济部”决定解除1157种货品不得由港澳等地进口的管制,同年7月首次公开宣布不干预两岸转口贸易,1989年6月正式开放大陆货物间接进口台湾。1988年,国务院发布《关于鼓励台湾同胞投资的规定》,到1992年,台当局通过了《对大陆地区从事投资和技术合作办法》。1994年,大陆要求对台商投资的领域、方式等采取“同等优先、适当放宽”原则,但因李登辉随后提出“戒急用忍”,台湾方面到2001年才提出“积极开放、有效管理”的大陆经贸政策。总的来说,大陆率先采取单方面开放的政策,以先行带动后进,虽然部分政策的发酵耗费时日,但周期总体逐步缩短。此外,从台商投资大陆的变化情况看,其与大陆吸引外资的发展趋势大致呈正相关关系,只是时间上略有滞后,说明大陆的经济发展与政策,是台商投资和融入大陆的关键。

  (3)大陆的庞大市场是吸引台湾经济的利基,在两岸经济融合发展中发挥了基础性作用。改革开放之初,大陆劳动力众多,生产要素价格颇低,生产力水平不高,急需大量资金和先进的技术、管理来提升生产能力,而此时的台湾正好能与大陆经济实现互补,通过借助大陆的劳动力资源和低廉的加工成本,以及土地等优惠政策,将大陆作为重要的海外生产市场,从而实现产业转型。因此,台湾对大陆投资加快,并且带动对大陆的出口增长。新世纪以后,特别是2008年以来,以大陆为平台的经济融合进程加快,原因有二:一方面,大陆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飞速增长,曾经的生产市场成为了全球最重要的消费市场,台商在占据对大陆市场先发优势的情况下,需要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另一方面,台商在岛内发展受限,产业外移成为客观趋势和必然选择,大陆是首选之地。尽管这一时期受一些因素影响,台商对大陆的投资出现过较大波动,但产业向大陆转移的趋势未变,且逐步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推进。目前,台资企业在大陆的本地化发展迅速,台商从台湾购买原料与中间产品比例迅速下降就是明证。

  (4)台湾当局的政治阻碍难挡两岸经济融合互补的趋势。30年来,台当局为阻挠“大陆经贸热”曾采取过多次“降温”行动: 1990年对大陆投资“直接不准、间接有条件许可”,1993年“南向政策”,1996年“戒急用忍”,2000年“动态调节机制”,2002年和2005年收紧各项两岸经贸政策,2006年“积极管理、有效开放”,2014年“太阳花学运”,以及蔡英文上台后的“新南向政策”。这些都是台当局基于政治利益考虑,以“台湾安全”为由推出的紧缩性措施,妄图阻碍两岸经贸关系发展。但事与愿违,政治操作虽能一时有效,但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因此,在每次阻挠行动过后的一段时间内,台商对大陆的投资都出现了或大或小的放量增长,而两岸贸易额则是基本上一路上扬。从这个角度看,在大陆经济的磁吸效应不断加大,对台政策不断完善情况下,台当局依靠政治手段阻碍两岸经济融合发展的图谋难以成功。

  (二)30年来,两岸社会融合进程加速,两岸同胞利益更加紧密地结合。

  两岸经贸往来带动了台湾经济的发展,两岸社会接触也发挥了化干戈为玉帛的惊人力量。随着两岸人员的直接往来,两岸在物质、技术及信息等领域的流通加速,两岸社会融合不断加强。

  1.两岸交流往来蓬勃发展,加深了同胞感情。2008年7月,大陆居民开始赴台旅游,实现两岸人民往来新突破。2015年,两岸人员往来达到985.61万人次,创历史新高。2016年,民进党上台执政,两岸人员往来出现回落,但仍达到939.39万人次。每年两岸教育、文化、新闻、宗教等交流多得不可胜数。2015年,大陆赴台交流项目达30704个;2016年,大陆赴台交流项目达29302个。在此期间,两岸同胞越走越亲,书写了血浓于水的感人篇章。2008年5月,汶川地震发生后,台湾同胞积极支援抗震救灾,共捐款6.7亿人民币。2009年8月,大陆同胞为遭受“莫拉克”台风袭击的台湾同胞捐款9.8亿人民币,占外界对台捐款90%以上。

  2.两岸社会、民生各领域交流与合作规范逐步确立,两岸交往内涵日趋丰富。20世纪90年代初,两岸分别成立了各自授权的民间团体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1992年11月,两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示“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的共识,即“九二共识”。1993年4月举行的“汪辜会谈”迈出两岸关系历史性的重要一步。1998年举行的“汪辜会晤”则开启两会政治对话。李登辉、陈水扁大搞“台独”分裂活动,曾致使两会中断协商长达9年之久。2008年6月,两会在“九二共识”基础上恢复商谈。2008年至2015年8月,两会先后举行了11次会谈,签署了23项协议,涉及食品安全、船员劳务合作、农产品检疫检验、计量检验认证、知识产权保护、医药卫生、核电安全、气象地震监测、民航飞安与适航、避免双重课税及加强税务合作等多个领域,并达成诸多重要共识,在相应领域构建起信息通报与交换、业务会面与合作、管理与保护、人员交流与互访等方面的规范以及重大、突发事件协处等制度化合作机制,拓展了两岸交流合作领域,增进了两岸同胞福祉,推动了两岸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3.民间社会双向交流成为两岸社会融合发展的根本动力。30年来,两岸民间社会交流一直处于高位增长,两岸在宗教、文化、媒体、体育、医疗、教育等领域都有密切的接触和频繁的互动。尤其是2008年两岸直接“三通”后,两岸社会交流由单向、间接和小规模发展到双向、直接和大规模。大批台湾同胞开始在大陆生活、求学、工作,而且陆商、陆客、陆生、陆配等大陆元素也进入台湾,这种全面性的双向民间社会交流改变了长期由政府和精英人士主导的两岸交流格局,使两岸社会的互动与融合更加多元,根基更为牢固。尤其在青年交流方面,自2011年台湾开放大陆学生赴台就读后,两岸实现高等教育双向交流。两岸青年交流的年龄范围逐渐扩大,从大学生和青年就业者为主的群体,扩大到青少年、中小学生,并且交流领域越来越广,不再限于普通的旅游、参访,而朝台湾青年在大陆就业、创业等扎根的方向发展。两岸青年交流互动的扩大,增进了两岸青年一代的情感交流,为两岸社会融合注入了新动力。

  201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调研时表示,两岸同胞同祖同根,血脉相连,文化相通,没有任何理由不携手发展、融合发展。2016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我们将持续推进两岸各领域交流合作,深化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增进同胞亲情和福祉,拉近同胞心灵距离,增强对命运共同体认知。2017年1月,中央对台工作会议要求,各地各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台工作重要思想,促进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不断扩大两岸基层民众的参与度和获益面。近来大陆出台了多项便利台胞来大陆创新创业就业政策措施,受到台湾同胞普遍欢迎,对促进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发挥了积极推动作用,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步伐正在逐渐加快。

两岸开放交流30年来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基本脉络

  (一)在经济交流方面,大陆已从被动方、受惠方变成主动方、施惠方。

  1.从结构上看,大陆从生产基地变成消费市场。早年两岸经贸互动中,大陆基本是纯生产加工地位,产品主要外销美日等发达国家,但随着大陆的崛起和两岸经贸合作的深入,两岸经贸关系越趋紧密,到2016年底,两岸一般贸易比重已超过55%。随着大陆消费能力的增强特别是消费升级趋势的突出,未来两岸一般贸易比重仍将攀升。大陆目前已由国际经贸规则的接受者转变为影响规则的制定者,台湾经济发展难以回避大陆因素。统计资料显示,台湾对大陆的出口在1990年为85亿美元左右,2007年已突破1000亿美元,现在对大陆出口约占台湾出口总额的40%。2006年两岸贸易总额首次突破千亿美元大关,2007至2016年两岸贸易总额一直保持在千亿美元之上,年平均1598.6亿美元。

  2.从路径上看,大陆从引进者变为合作者,其本质已是输出者。两岸经贸往来初期,大陆需要引进资金、生产技术、管理技术、外销渠道等,但随着大陆经济实力的提高特别是自主替代能力的加强,两岸相互需求关系异位,大陆台企机器设备采购、科技研发合作对象、人员聘用结构、市场销售通路等本地化指标,均清晰勾勒出这一趋势。事实上,大陆经济发展阶段现已开始从主要单向引资转向密集对外投资,但由于台湾市场容量狭小且台湾当局对陆资的防备,大陆对台湾投资规模仍然有限。

  3.从关系上看,台企与陆企一起或借助大陆走向国际市场和区域经济整合的趋势显著增强。在市场主体层面,早期与国际市场接轨时,台企居于主动地位,大陆企业借助台企进入国际市场现象比较明显。随着大陆规模经济优势的显现,大陆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显著增强,台企依靠大陆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案例不断增多。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亚投行运营、“一带一路”战略推进以及我国主导的RCEP等区域经济整合的进一步加深,未来台湾“借大陆之船,出国际之海”的要求将越来愈强烈。此外,台湾以生产中间产品为主的加工出口模式,也从另一个方向助推台湾经济向经济强者靠近。

  4.从需求上看,大陆对两岸经贸的刚性需求日趋下降,而台湾则趋于上升。通过对贸易走向、顺差来源、投资对象、出口商品类别、两岸贸易占各自GDP的比重等一系列指标的分析,两岸经贸在大陆宏观经济中的占比逐渐下滑,且台商投资对于大陆整体外贸的拉动效果趋于弱化。更为重要的是,目前大陆宏观经济正在由出口拉动逐渐转向为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对于外贸拉动的强烈动机趋于减弱,而台湾经济对大陆的影响仍集中在大陆对外贸易层面。由于大陆台企多从事代工,台湾若要保持在大陆对外贸易领域的影响力,未来只有两个选择:一是紧跟大陆经济结构性调整,加快转型升级;二是随着大陆经济热点移动而转移,否则其影响力将逐步下降。

  5.从影响上看,大陆宏观经济政策对台湾经济影响力趋于扩大。由于台湾经济的外向型特征,以往台湾经济随国际市场景气波动而波动的特征突出,美日经济表现是此类波动的“策源地”。但随着大陆消费市场增长以及人民币的强势货币地位,波动“策源地”很可能转向大陆。例如,大陆经济正面临“三期叠加”的局面,即“换挡期”,经济增速由之前的中高速增长滑落至低速增长;“调整期”,经济发展结构面临低端产能过剩需要消化,中高端产业有待加强;“转换期”,低成本资源要素投入形成的驱动力减弱,经济增长寄望于创新驱动。“三期叠加”局面不仅影响了大陆台企,台湾经济转型升级压力也相应陡增。在一定程度上,蔡英文“新经济模式”中的“创新”和“新南向政策”都可被视为应对压力的政策反应,其区别只在于前者积极,后者消极。

  (二)在社会融合方面,大陆亦由被动转向主动。

  1.交往人群的变化——老中青。两岸隔绝状态打破后,最先返乡的主体人群是国民党老兵。随着改革开放浪潮而来的第二批主体人群,则是台商及其眷属、台干。目前,随着大陆便利台湾同胞政策措施的相继出台,台湾青年正在成为赴大陆的主流人群。交流主体人群的变化反映出前来大陆的台胞年轻化趋势。此外,如果说改革开放以来大多数来大陆的台胞是人力资本或经济资本更富有者,那么当前普通民众则正在日益成为主流。

  2.交流动机的变化——多元趋势。如果说老兵返乡的主要动机是基于情感因素,那么利益驱动则是台商赴陆的根本动机。尽管目前台胞来大陆主要动机仍是追求经济利益,但是多元化迹象已经显现,越来越多的台湾青年追求的是个人发展,甚至是通过大陆走向世界,在更宽广的平台上实现个人价值。

  3.交流领域的变化——以经济交流为重向泛社会化演进。早期台胞来大陆,其关注点更多是经济领域,认为统一的前提条件是两岸人民生活水平的接近。当大陆总体经济占据绝对优势时,台湾民众更多关切社会公平、人权保护、法治环境等领域的改革与发展。随着大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民主法治建设不断进步,“傲慢与偏见”将会逐渐消除。

  4.交流视角的转变——以世界为出发点VS以台湾为出发点。由于大陆改革开放晚于台湾,在两岸交流初期,台湾及台湾民众曾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帮助大陆了解、接触西方世界的媒介作用。但是,随着大陆对外开放不断深化、国际地位显著提升,以及大陆民众的眼界大开,台湾的媒介作用逐步弱化。台湾被国际社会边缘化和岛内媒体宣导的浅碟化、内向化,使台湾民众普遍缺乏国际观,更多地从台湾自身出发考虑问题。当大陆社会精英和普通民众从全球视野和全民族发展高度来审视两岸交流乃至两岸关系的发展时,台湾民众仅出于台湾及自身利益来看待两岸交流。视野的差别,导致台湾民众对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抱持观望态度,缺乏主观能动性,更多的是相对被动的参与融合。

深化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现实机遇

  从1987年开启两岸民间交流,逐渐扩展至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乃至为处理交流衍生而来的问题而进行政治互动,塑造了两岸民间社会对彼此的认知与了解。可以说,两岸的持续互动已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各自内部的治理。回顾30年的历程,无论是政治、经济、社会领域,还是交流目的、对象、方式等方面都出现诸多变化。可以说,两岸关系融合发展的新状态、新格局、新阶段是在不断形成中的。

  (一)从时间上看,当前的融合发展正是两岸关系不同发展阶段更替变化的结果。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发表,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当时两岸经贸往来主要依靠转口贸易及小额贸易,以及台商对大陆的零星投资。1987年,大陆宣布“同等优先、适度放宽”的对台优惠政策;年末,台当局宣布解除“戒严”、开放台湾民众赴大陆探亲,开启了两岸经贸交流及人员往来的快速增长。期间虽有波折,但到2008年,两岸经贸交流及人员往来已由过去的“零散化、单向、间接”发展为“机制化、双向、直接”。随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入巩固深化期,两岸关系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反映到市场层面,两岸经济已面临三个节点:一是两岸经济增速面临“换挡期”,由之前的中高速增长滑落至低速增长;二是两岸经济发展结构面临“调整期”,低端产能过剩需要消化,中高端产业有待加强;三是两岸经济发展动力面临“转换期”,低成本资源要素投入形成的驱动力减弱,经济增长亟需创新驱动。

  (二)从空间上看,两岸经济合作的出口优势、参与国际产业分工模式面临新的挑战。改革开放以来,两岸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对国际市场的充分有效利用,特别是在21世纪初,两岸先后加入WTO,两岸贸易和投资经历了一个为期三年的高速增长阶段。这一时期(2001年至2004年),包括台湾在内的大陆主要贸易伙伴对大陆出口依存度均出现倍增,台湾由17.19%增长至37.12%,韩国由12.71%增长至24.52%,日本由7.99%增长至16.68%,美国由2.55%增长至5.46%,东盟六国的增长幅度大体在1至8倍之间。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全球贸易陷入低迷,两岸贸易增速趋缓。尤其自2014年以来,两岸贸易在经历一波“V”型走势后,开始步入前期强刺激政策的消化期。这意味着两岸经济增速拐点已经显现。今后要保持两岸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再依靠大比例加工贸易已无可能,必然要求将经济增长的动力转向创新驱动和扩大一般贸易上。

  由此可见,两岸经济社会融合面临的环境、条件、要求,以及在各自经济中所占权重均发生了新变化。新形势下,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主要特征应是:两岸经济规模扩张趋于平稳,大起大落的情况显著减少;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益型;台资企业转型升级与转移内迁趋势突出,新增投资企业的技术优势更加明显,投资目的由增量扩能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两岸经济结构由制造业一枝独秀向全业态过渡;发展动力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转向创新驱动。此外,在互联网的作用下,两岸社会交流宽度、深度进一步加大,互动速度明显提高,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力都将比以往频发。旧有的浅层交流、由上至下的交流模式、固化的交流对象都难以适应融合发展的需求,亟待调整。更为重要的是,2008年以来两岸形成的大交流、大发展、大合作格局,让两岸关系走上和平发展的康庄大道,已成为不可违逆的民意主流。沿着这条道路,两岸在频繁的互动与往来中,形成了诸多制度性安排,多蕴含融合发展意旨,这决定了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状态、格局、层次是在不断变化、螺旋上升的。

深化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未来趋势

  (一)从贸易、投资与民众往来等各个角度来看,深化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都是互利双赢的。首先,从贸易的角度来看,30年的经贸往来,多年累计台湾至少从大陆赚取超过7000亿美元的贸易顺差,为台湾经济发展增添强劲动能;若没有大陆市场,台湾将呈现贸易逆差,对经济发展将有非常严重的冲击。其次,从投资的角度来看,过往30年历史可知,台商赴大陆投资对双方经济发展都有利;对台湾而言,大陆台商经常返台采购上游原料及机器设备,促进了台湾对大陆的出口,奠定台湾在全球商品供应链的关键地位。对大陆而言,台商投资可以引进资金技术、带动相关投资、增加劳工就业、缴纳政府税赋、带来最新的经营管理技术与企业家精神,对于促进大陆整体经济发展有极大的贡献。再次,从民众往来的角度看,两岸民众往来可增加相互的了解与情感、化解彼此的误解、同时也增进彼此的利益。从2008年到2016年的短短八年间,大陆观光客赴台超过千万人次,为台湾带来为数可观的观光收益,台湾的旅游业、交通业、餐饮业,甚至出租车业都因此而受惠。

  (二)大陆的政策引领始终是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不断深化的关键所在。祖国大陆始终是发展两岸关系的真诚推动者、政策主张者。在两岸关系68年的历史中,有两次历史性转折,第一次是1987年打破两岸隔绝状态,其开启的标志性事件是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第二次是2008年和平发展新局面的形成,其政策源头是2005年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提出的四项主张。两次转折都是在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的时空背景下,大陆方面率先提出的,台湾当局迫于内外压力随后跟进。1979年大陆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大政方针,呼吁结束两岸隔绝状态、实现“三通”、开展人员往来、进行经济文化交流、举行和平谈判,到以第一批探亲台胞经香港来到大陆为标志的两岸38年隔绝状态被打破,其间历时8年。2005年在对台工作首要任务仍是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的情况下,中共中央和胡锦涛总书记先后邀请国民党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来访,着手推动两岸关系走向和平发展道路。从四项主张提出到两岸关系总体面貌发生历史性变化,其间历时3年。可见,正是大陆在两岸关系发展不同历史阶段,根据形势变化,释出不同政策举措,促进了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引导着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健康快速前行。

  (三)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进程持续推进,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客观趋势和历史潮流。30年来,正是两岸千千万万普通的亲历者默默参与、点滴奉献,最终汇聚成两岸交流的大潮,正是两岸千千万万普通的亲历者,用他们的亲情、期许和信念,谱写出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最壮美的篇章。30年来,两岸同胞在经济合作中扩大了共同利益,在文化交流中增强了精神纽带,在直接往来中增进了彼此感情,大陆对台湾民众的吸引力持续增强,在大陆工作生活的台湾民众人数日益增多,大陆针对台湾民众的便利化与优惠措施越来越完善,广大的台湾同胞正不同程度地参与到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事业中来,为进一步深化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与条件。30年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深化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推动和加强两岸各领域交流,受到两岸同胞普遍欢迎,符合时代发展进步潮流,符合中华民族整体利益,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两岸关系影响台湾未来发展甚巨,是全台湾民众共同关切的议题。台湾民众渴望两岸关系是和平稳定而不是冲突对抗;渴望两岸关系是交流合作而不是围堵封锁;渴望两岸关系是经济发展的助力与资产而不是阻力与负债。民众重视两岸交流,对能够推进两岸关系的政治人物表示赞赏,对紧缩两岸人员往来措施、开历史倒车的行径深恶痛绝。正如岛内媒体评论:“台湾社会要求与大陆交流的力量,如万马奔腾,沛然莫之能御。”尽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遭遇严重冲击,面临新的风险和挑战,但两岸交流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推进两岸民间交流合作、深化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造福两岸同胞的决心和态度没有改变。“两岸关系形势越复杂,越需要两岸民间加强交流”。

  今后,我们应愈发注重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实效。在促进经贸、文化合作方面,推动两岸在信息技术、食品安全、旅游产业、文创设计等领域的全面合作;在促进基层交往方面,加强两岸社区、村、里,生态农业乡镇和姓氏网络族谱等对接;在推动社会融合方面,积极从法制层面规范和保障两岸民众的正常交往,去除彼此对对方民众的歧视性规定与条款,以协商、签署若干有助两岸社会融合的协议来加强制度化建设,从法理层面给予保障;在便利台湾青年来大陆学习、就业、创业、生活方面,积极面向台湾青年推出就业岗位、实习岗位,鼓励他们在大陆扎根,与大陆青年携手打拼,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式发展。

  今后,我们应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转方式、调结构、促创新、补“短板”,在密切和深化机制化合作中为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提供新的现实机遇,尽速形成以创新引领发展、以需求驱动发展的全要素流动、全领域覆盖、全社会参与的融合发展新格局,为两岸关系开创更加美好的前景。我们应立足于中华民族的整体和长远利益,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体谅、相互支持,着眼互惠互利、秉持共创双赢,通过融合发展实践,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增强社会活力,不断激发两岸民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持续为两岸民众谋福祉、为台海谋和平,不断增进两岸同胞的心灵契合,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责任编辑:卢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