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于长江入海口的上海崇明岛,16日举行了一场特殊的“比拼”——来自上海、江苏、安徽等大陆省份,以及台湾苗栗县的大闸蟹精品汇聚于此,切磋交流。
“2016‘光明杯’海峡两岸精品大闸蟹评鉴暨养殖技术交流活动”由农业部对台湾农业事务办公室、上海市台湾事务办公室指导,上海市崇明县政府、上海海洋大学、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光明食品集团联合主办。
大闸蟹学名中华绒螯蟹,是蜚声中外的特色水产,其中又以产自长江水系的大闸蟹最受消费者青睐。科学调查表明,大闸蟹的繁殖场就在长江口九段沙附近海区。近三十年来,崇明岛一直是长江大闸蟹优质蟹种培育基地,良种推广养殖辐射全国近18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
2011年10月,在上海市政府和上海市台办的支持与协助下,上海海洋大学与苗栗县政府签署《中华绒螯蟹养殖技术合作协议》,由前者派出专家组常驻苗栗县,辅导当地蟹农发展大闸蟹养殖。
上海海洋大学副教授王春介绍说,五年来上海共向苗栗县提供了236万余只优质蟹种。苗栗县目前已有大闸蟹养殖户58家,养殖水面26公顷,累计创造产值近3.5亿元新台币,拉动全县旅游增收近2.5亿元新台币。
因为供应苗栗县的蟹种来自崇明岛上海海洋大学蟹种供台基地,对于苗栗大闸蟹而言,参加此次交流活动其实也是一次“回乡之旅”。
苗栗县优质大闸蟹产销协会理事长许文虎告诉记者,上海海洋大学专家的专业指导令大闸蟹养殖产业在苗栗县“落地生根”。凭借黄满膏香、肌肉Q弹、口味鲜甜的特点,苗栗大闸蟹已经成为当地特色观光业的重要内容。
作为此次评鉴活动的主审评委之一,苗栗县优质大闸蟹产销协会名誉理事长刘政鸿也是两岸大闸蟹养殖合作的“元老级”推动者。在他看来,上海与苗栗县的“蟹缘”,已经成为大陆向台输出农业技术并惠及当地乡亲的产业典范。(记者潘清)
[责任编辑:张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