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旺报》28日刊登北京师范大学学生阎佳琦的文章称,祖先把相同的语言文字留给身处两岸的我们,不是让我们一味争吵,不是让我们手足反目。我们需要做的是守护好我们的中华文化、维护好我们的中华民族。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文章摘编如下:
两岸交流营结束已经有一段时间了,然而现在我还总会想起开营仪式上听到的很有共鸣的一句话,大概意思是说,就两岸关系这一问题而言,文化是大海深处永远的洋流,政治只是表层转瞬即逝的浪花。有时候,自己掩卷思忖:同根同源、同宗同祖,这是一件多么崇高神圣、又多么欣慰庆幸的事啊。
我无数次想着,就像我和我的台生室友道萍,如果身处两岸的我们每个人都能这样该多好。我们互相欣赏,也因此互相包容。
我们感恩相遇,也因此赞美彼此。我们之间永远拥有无限的好奇心与信任,我们一起探索这个世界上未知的东西,相携着走过许多路,搀扶着迈过许多坎。我们一起坦然稳妥地,自信温和地,感受蜕变。
这次普洱之行,丰富灿烂的少数民族文化同样给我这样的感受。拉祜族把葫芦视为圣物、布朗族将一芽两叶的茶叶、佤族的原始崇拜仿佛人类童年、傣族用金孔雀表达对美丽幸福与自由和平的渴望。
他们有不同的图腾、不同的信仰,然而他们作为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却能够与自己不同的文化和谐共荣,而且正是这种差异才让中华文化绚丽多彩、博大精深。
我们的祖先把相同的语言文字留给我们,不是让我们一味争吵,不是让我们手足反目。我们需要做的是守护好我们的中华文化、维护好我们的中华民族。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其实在来这个夏令营之前,我一直都想不明白我们相遇的意义。在一些问题上互相交换想法过后依然各执己见,就算是我们能在问题上达成共识又能怎样呢,毕竟我们并不能决定或者影响什么。但是真正参与到这个活动之后,我逐渐意识到这种体验式交流的意义。
一方面,虽然我们在某些问题上仍然存在争议,但最起码我们能够互相了解彼此的想法,知晓各持观点的原因。能够深入了解对方,这就是体验营的意义所在吧。
另一方面,正如许嘉璐先生所言,如今虽然我们只是高校中的一名学生,我们的力量还非常有限。但许先生相信假以时日,我们有机会成为自己领域的领军人物,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到那时,当我们每每忆起海峡两岸训练营中的点滴,自会尽自己所能维护两岸关系。许先生的良苦用心使我在感动之余,对于而今努力成才,日后维系两岸的未来愿景更多一份笃定。
[责任编辑:张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