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两岸

传承千年捕鱼文化 展现永续发展理念——探寻兰屿飞鱼季

2016年04月03日 15:39:00  来源:新华社
字号:    

  新华社台东兰屿4月2日电(记者王昀加 王海权)明明是鱼的外表,却拥有如滑翔翼般的胸鳍,依靠尾部的迅速摆动,可以蹦出海面、展“翅”滑行……飞鱼与兰屿、以及岛上的少数民族达悟人,有着一年一度的约定——飞鱼季。

  兰屿位于台东东南的太平洋海域中,面积约45平方公里,犹如遗世独立的秘境。冬去春来,万物复苏,从南向北的洋流将大批飞鱼带至兰屿附近,预示着飞鱼捕捞季的到来。

  “按照传统,飞鱼季是兰屿生产粮食的高峰期,是达悟人获取蛋白质的重要时节,因此也是一年中最神圣而禁忌最多的时候。”兰屿飞鱼文化馆馆长、达悟人玛拉欧斯(汉文名钟启福)告诉记者,飞鱼季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传承,是达悟人最重要的渔猎活动。

  资料显示,兰屿的飞鱼鱼汛一般在阳历2月至6月间。按照达悟人传统,捕鱼工作由男性完成。在飞鱼季前期,同一个家族的男性成员会组成捕鱼团队,齐心协力捕捉飞鱼。而在飞鱼季到来前,鱼团成员要集中居住。玛拉欧斯说,此时是禁欲期,以保证捕鱼者体力充沛。

  随后,达悟人将根据阴历及月相,迎来一年飞鱼季中最重要的时刻——“招鱼祭”。当天,捕鱼者将佩戴传统饰品,盛装聚集在自己所属的渔船边,由船长杀鸡献祭,捕鱼者以食指蘸鸡血触碰海边礁石,呼唤飞鱼来到渔场,祈求今年获得丰收。

  兰屿上的达悟人分为六个部落,其中的“红头”部落被认为是飞鱼文化的发源地,因此招鱼祭也从“红头”部落开始,依次进行,标志飞鱼季正式拉开大幕。

  飞鱼季前期,捕鱼团队乘坐大型的十人船出海,捕捉到的鱼由各家平分,大船成为维系家族关系、保持社会稳定的基础;到飞鱼季后期,各家各户可乘坐小型的四人船、二人船乃至单人船捕鱼。而在飞鱼季中期,当地女性要制作芋头糕,并在上面铺满蟹肉和腊肉,以此慰劳辛勤捕鱼的男性。

  达悟人乘坐的传统渔船,正是兰屿岛上特有的拼板船。这种渔船并非原木挖空而成的独木舟,而是以兰屿岛上的番龙眼等坚硬木材一片一片组合而成。拼板船外型独特,两端高高翘起,主要由红白黑三色组成,使用天然颜料涂绘;船身还有波浪纹、人形纹及太阳纹等图案,其中位于两端的同心圆太阳纹被称为“船之眼”,具有驱邪祈福之意,是兰屿岛的图腾。

  直到6月底左右,飞鱼季渐入尾声,此时达悟人也将迎来“终止祭”。当天,渔民将捕获的大鱼尾巴穿串挂在海边,表示飞鱼季已经结束,从此不再捕捉飞鱼,改抓其他食用鱼。“飞鱼季期间,达悟人只能捕捉飞鱼等洄游性鱼类,禁止捕捉底栖性鱼类,让这些鱼类获得休养生息的机会,体现了永续发展的理念。”玛拉欧斯说。

  他告诉记者,飞鱼季是贯穿达悟人生活的重要时序,因此十分强调人的约束。在飞鱼季期间,当地人不能朝大海扔石头,因为有“驱赶飞鱼”之意,是对鱼的不尊重;不能做罪恶的事情,不能跟人争吵、打斗、骂脏话。与此同时,拼板船是达悟人的“圣物”,因此他们也不希望游客随意触碰,甚至进入其中拍照。

  此外,对于飞鱼的食用也有很多讲究。玛拉欧斯说,在飞鱼季的头三个月,可以对飞鱼采用煮或蒸的烹饪方式,但不能烧烤,盛装飞鱼须使用专门器具,不能混用。

  兰屿当地渔民夏门·呢时格时(汉文名颜进溢)告诉记者,飞鱼季第一个月捕捉的飞鱼必须当时吃完,不能用来制作鱼干;之后的可以制作鱼干,但必须在当年11月的“终食祭”前吃完,不能留到隔年,以此迎接下一个飞鱼季。

  兰屿虽然被大海隔绝,但不能隔断人类社会的发展,海浪和轮船将现代化的冲击一波波送来,飞鱼季的传统也在悄然改变:油漆代替了天然颜料,烧柴油的现代船代替了纯人力的拼板船;冰箱的出现让飞鱼的保存更加容易,也让“隔年”的界限开始模糊;随着老一代的逝去,飞鱼季本身的流程也有变化……

  说起这,夏门·呢时格时有些感伤,担心达悟人独特的文化正在流失。而玛拉欧斯也表示,随着兰屿观光业的不断开发,他很担心飞鱼季会变得过度商业化,甚至沦为游客猎奇的景观,不再是达悟人生生不息的生命驱动,“要让文化精髓、而不是商业利益成为生态游的主导者,这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

[责任编辑: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