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两会领导人商谈 | 经贸文化论坛 | 直击海峡论坛 | 建党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两岸  >   正文

在台陆生两成为粤籍

2014年12月10日 09:26:00 来源:金羊网 字号:       转发 打印

  限制过多致陆生赴台求学积极性不高,业内人士建议生源地相关部门应给予实习、就业等指导

  羊城晚报记者 沈婷婷

  12月10日是高考确认报名的最后一天。记者了解到,目前除了报考内地高校和出国或赴港澳求学,也有越来越多的粤籍陆生赴台就读。深职院老师杨卓林在前段时间举行的2014海峡两岸高等职业(技职)教育学术研讨会上分享了一份《2011-2013年粤籍陆生赴台求学状况的研究》的报告,引发了广泛关注。记者随后也对其进行了采访,杨卓林称,目前台湾高校在大陆招生效果不佳,要推进大陆生赴台求学仍需海峡两岸共同努力。

  数据 粤籍陆生747人占两成

  记者了解到,从2012年起,教育部出台文件,在福建和广东两省的18所大专院校试点开展大陆专科(高职)学生赴台攻读二年制学士班(“专升本”),深职院作为试点学校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已陆续有50余人参加了考试,并顺利赴台就读。

  在报告中,记者看到,目前在台湾求学的陆生共有3701人, 其中广东籍陆生747人,占全部陆生的20%以上。在广东籍陆生中,本科生有518人,硕士研究生145人,博士研究生28人,专升本学生56人。粤籍学生赴台求学已经成为粤台两地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原因 六成陆生认可台湾教学

  大家选择台湾的原因是什么呢?在报告中指出,一是台湾高校的办学水平较高。调查显示,有60.2%的陆生认为赴台湾求学的原因是“认可台湾高校的教学水平”。其次,为了“认识和了解台湾”。

  此外,还有因为高考分数不理想,进不了理想的大陆高校,将赴台求学作为一个备用选项。调查显示,持此类观点的陆生占46.6%。报考台湾院校的工作是在大陆高考前进行,而报考同台湾高校的门槛是达到广东省高考分数的二本线。许多广东学生认为过二本线不一定能够进入他们理想中的大陆高校,于是他们就抱着“多一个选择”的心态报考台湾高校,认为在考二本线的情况下赴台求学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一旦有更好的选择,相当多的广东学生就会放弃赴台湾求学的机会。

  还有因为学费较港澳地区和国外低。持此类观点的陆生占42%。目前,大多数陆生每年在台湾求学的总费用为20万-30万新台币,约合人民币4万-6万元,比到港澳地区和国外求学的费用低许多。不过,多数陆生在访谈中表示,台湾高校的学费不是影响他们决定是否赴台求学的主要因素。归结起来,希望接受高质量的高等教育是粤籍陆生赴台求学的根本原因。

  困境 限制过多致招生不佳

  在当天的采访中,有台湾高校的负责人向记者表示,台湾开放的求学名额有千余名,但是招来的大陆考生却非常少。深职院杨卓林的总结,主要是因为台湾的“三限六不”政策限制了许多学生的选择。像限制赴台大陆学生总量,以不超过全台招生总量的1%(2000名左右)为原则;限制医学和关系国家安全领域的专业;不加分优待;不会影响台湾内部招生名额;不编列财政预算作为大陆学生奖助学金;不允许在学期间工作;不得在台就业;不得报考公职人员考试等。

  杨卓林分析,正是这些政策上的限制极大地影响了陆生赴台求学的积极性,导致台湾高校在大陆招生效果不佳。2011年和2012年的两年间,录取人数没有超过计划人数,注册人数又大大低于录取人数。

  建议 相关部门应加强指导

  基于以上分析,为了进一步改善粤籍陆生赴台求学的状况,杨卓林认为,首先需要台湾修改不利于大陆学生赴台求学的政策。

  他建议广东省各地生源地政府相关部门对所管辖地区的陆生各方面的辅导和帮助。他说,赴台求学的粤籍陆生大多是高中刚刚毕业,涉世未深,世界观和人生观正在形成中。他们孤身一人赴台求学,置身于意识形态与大陆迥异的社会,不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也可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诱惑。如果个人的意志和立场不够坚定,极有可能被困难击倒,甚至误入歧途。

  课题组在调研中了解到,有少数粤籍陆生到台湾后不思进取,既不利于本人的成长,同时影响了陆生的整体形象。更重要的是,根据台湾求学的粤籍陆生毕业后不可能留在台湾,极有可能返回生源地就业。因此,建议广东各生源地政府相关部门利用陆生寒假和暑假返粤的机会,并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向他们介绍当地的最新发展状况,使陆生们及时了解广东各地的发展状况,同时就陆生面临的一些问题如实习、就业等,进行及时辅导和帮助。

点击更多新闻进入新闻中心 国际新闻 军事新闻 科技新闻

相关阅读:

[ 责任编辑:王怡然 ]

原稿件标题:

原稿件标题URL:

原稿件作者:

转载编辑:王怡然

原稿件来源:金羊网

: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