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台湾爆发反服贸的太阳花学运后,两岸关系发展逐步走入一个重要的调整期或盘整期,未来将呈现八大走势。
一是两岸关系发展总体上仍会呈现克难前行的基本态势。两岸关系发展虽然进入所谓的“深水期”或“困难期”,但总体上仍会在曲折中前行与迈进,逐步突破障碍与困难。主要原因在于:一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一个超越党派与政治的共同价值或理念,也是岛内的主流民意。二是两岸建立的公权力、准公权力与民间等多层叠加的两岸互动平台与合作机制,以及两岸签署并已实施二十项协议,是维持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制度性保障。三是两岸日益紧密的经贸关系与大规模频繁的人员往来,是避免两岸关系发展出现重大倒退的重要物质力量。四是大陆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坚定信心,是冲破阻碍与破坏两岸关系发展因素的重要支撑力量。
二是台湾蓝绿两大政治阵营对于两岸关系发展的政治主张差异持续缩小,未来会日益接近。“台湾前途由台湾2300万人决定”与“去中国化”的“宪法共识”逐渐成为“蓝绿共识”甚至岛内“社会共识”。同时,蓝绿政治主张有“中华民国空洞化”、“中华民国台湾化”、“台湾国家化”的趋势。这些认识与共识掏空了“一中框架”,未来和平统一面临更大挑战。
三是台湾新世代(青年世代)对两岸关系发展的发言权、话语权与影响力上升。以青年学生为主的太阳花学运导致包括“先立法,后审查”等一系列政治后果,不仅影响到台湾权力体制的变革,而且直接影响两岸关系发展进程。台湾新世代不论部分逐渐进入绿营权力体系与支持阵营,或独立于政治阵营体系之外,都是一股重要的社会力量,对未来两岸关系发展的态度、话语权与影响力会持续上升。
四是两岸关系发展受台政治体制与“立法”部门的牵制与制约越来越大,增添了未来两岸关系发展的不确定性。“立法院”朝野的相关决议,大大压缩了两岸互动与合作空间,正在制订的“两岸协议监督条例”,则会严重阻碍两岸协议的签署。
五是经济性与事务性协商依然是未来协商谈判与互动主题,“由经入政”的困难增大,进程延后。两岸事务主管部门实现了互访,将两岸关系向前推进重要一步,确立了两岸事务主管机构负责人的互访机制,但受当前岛内政治社会因素的严重制约,双方未来一段时间内互动与协商仍以经济性、事务性议题为主,两岸“由经入政”仍难突破。
六是有利两岸关系发展的积极因素会持续增加。一是“冻独”逐渐成为绿营内部与社会各界的一种普遍声音,尽管不一定能够实现,但对民进党的政治路线调整压力增大,“法理台独”的可能性会持续降低。二是蓝绿知名人士“大一中架构”设想的提出,虽然存在诸多问题,但本身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成果,具有积极、进步的一面,是岛内蓝绿谋求和平解决两岸关系发展的一种努力。三是最大反对党民进党不再公然抵制与反对两岸高层互访,开始较为务实与正面看待包括张志军访台的两岸高层互动与两岸关系发展。四是岛内对两岸关系发展的理性声音增加,正能量上升。
七是两岸在未来一段时间的多个重大事项问题的博弈上升。未来一段时间马当局政治不妥协与对大陆要价同时并举,两岸在几个重大议题上的博弈更为激烈。其一,马当局继续要求大陆在台湾参与区域经济整合问题上让步。其二,两岸就“习马会”的争议仍会持续。其三,两岸在经济合作问题上仍会就“管制”与“开放”、“争利”与“让利”问题上持续博弈。
八是美日对两岸关系发展的牵制力上升。美国亚太战略再平衡的推进,中日、中菲、中越等在东海、南海问题上的争端上升,中国大陆周边安全环境的相对恶化,美日等外部势力借机在台湾问题上做文章,企图强化“以台制华”,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新变数。(王建民)
[ 责任编辑:梁行 ]
原稿件标题URL:
原稿件作者:
转载编辑:梁行
原稿件来源:东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