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新公益基金会走进重庆石柱冷水镇小学关爱留守儿童,发放冬令物资(中国台湾网 李徽 摄)
中国台湾网12月27日重庆消息 山里的雪还没化,地处渝鄂边界汪营村的小学生陆艳林家里日前迎来了一批台湾“老朋友”。三年来,每到这个时候,陆艳林和她的同学们就会得到台湾顶新公益基金会志愿者们送来的棉衣、棉被、食用油、方便面、日化品等一干过冬物资,这些温暖,也让大山的冬天显得不再那么寒冷。
12月下旬,顶新公益基金会每年关怀重庆山区留守儿童的冬令慰问发放如期展开。为期近一个月的发放活动中,顶新集团的志愿者们将走进重庆31个区县的38所学校,慰问留守山村的贫困学生,为他们送上过冬物资。
顶新公益基金会2010年起启动了关怀西部留守儿童的计划,在重庆设立专案,开展重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模式推广实验项目。从2011年开始,每年年末进行冬令慰问发放,让留守儿童及家庭能够过上一个温暖的新年。
地处重庆与湖北的交界边陲的重庆石柱县冷水镇,是全县有名的贫困乡。三年前,冷水小学还是个环境简陋、教学薄弱的“落后学校”。那时候全校只有23名老师、360多名学生,校舍破旧、孩子们不仅没有图书馆、运动场和食堂,甚至连升国旗的地方都找不到。
在重庆教育部门与顶新集团的共同努力下,这所乡镇农村小学自2010年春开展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模式实验研究后,取得了“灰姑娘到公主”的蜕变。不仅学生数量翻番,校舍水平和师资力量都得到了显著提高,特别是孩子们的精神面貌有了巨大的转变。
家住湖北边界的陆艳林,正是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转学到冷水镇小学的。12岁的陆艳林自幼与外公外婆同住,妈妈被骗生下她后就外出打工一去不回。别的留守儿童一年总能盼到与父母的团聚,但她却永远等不到从未谋面的父母。小艳林从不记事时就开始帮忙做家务,由于家庭负担沉重,学业比较落后。转学到冷水镇小学后,在学校“4+1”模式的教育下,她不但成绩有了进步,人也变得阳光、自信和快乐。
而集体家访作为“4+1”模式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关注的正是孩子们长期被忽略的心理情感。顶新公益基金会副秘书长周淑祯认为,家访为留守儿童打通了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壁垒,让孩子可以得到持续的监护与关怀。也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三年来,顶新公益基金会的志愿者们不满足于把物资送往学校慰问,更坚持每次都选择特定的家庭进行走访慰问,面对面了解他们的生活和需要。
在参与此次家访的顶新公益基金会理事长滕鸿年看来,这样的活动形式必不可少,因为与棉衣棉被相比,留守儿童更需要的是一种被爱、被关注的温暖。
在冷水镇小学里,我们看到一首留守儿童创作的诗,诗中这样写道:“我是一个留守娃,爹妈为生活闯天涯。白天见不着爹妈的影,晚上听不到爹妈的话。……我是一个留守娃,在家生活我不怕。爷爷奶奶很疼我,学校老师对我关爱有加,更有叔叔阿姨常送温暖,我觉得我是一个幸福的留守娃。”
其实,对于这些孩子,寒冷和留守并不可怕,失去爱与温暖才真正致命。而现在正行走在重庆大山里的顶新志愿者们希望接力着,把爱与温暖传递出去。(中国台湾网记者 李徽)
顶新公益基金会理事长滕鸿年(右一)带队到留守儿童家中慰问(中国台湾网 李徽 摄)
在留守儿童陆艳林家,顶新公益基金会理事长滕鸿年慰问陆外婆(中国台湾网 李徽 摄)
[ 责任编辑:张晓静 ]
原稿件标题URL:
原稿件作者:
转载编辑:张晓静
原稿件来源:中国台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