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小火车是大陆游客最爱的景点之一。
赴台游,在岛内早已不只是个旅游话题。
10月1日,大陆首部旅游法正式上路,据台湾媒体报道,在刚刚过去的“十一”黄金周及之后一段时间,大陆组团赴台游人数日均3000左右,较去年同期减少约三成。
“台湾游”变“购物游”
据台旅会的统计数据称,2013年,陆客赴台游届满5周年,5年来,累计有623万人次“登台”,一直稳居台湾入境游客首位。赴台游的开放,拉动了台湾观光业的发展,也直接带动了台湾庶民经济。凤梨酥的传奇故事是时常被提起的例证,小小的凤梨酥,产值翻了近17倍,达260亿元新台币,在岛内创造了“平民经济的传奇”。
陆客赴台游,最初是以团组形式开始,至今也被视为最省心的旅游方式。
“旅游需求各不同,大陆游客爱旅游也爱购物”,有岛内旅游业者说。大陆游客在台也多次蝉联“购物王”。日前台旅游部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陆客在台旅游用于购物的支出,每人每日约157.37美元,远高于其他地区游客的85.12美元,蝉联榜首。
陆客买到心仪的商品,也贡献了台湾经济,当然是两全其美的事情。不过,也有一些购物让人头痛。跟团旅游,“低价团费+高价购物”是一些业者长期操作的模式。之前,港澳游、出境游中甚至还有“零团费”的极端例子。据岛内媒体报道,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台湾也出现了趋近“零团费”的陆客团,8日游7天在购物,陆客抱怨“台湾游”成了“购物游”。
“短空长多”长远是双赢
面对新法规实施后,陆客团赴台游人数缩水三成,台“观光局”表示,初期由于很多旅游业者以及大陆民众还不是很清楚旅游法的规范界线,陆客团赴台人数下降也是正常现象。“观光局”乐观预期,团客人数会逐步回稳,时间点或在明年春节。
10月9日,负责督导观光的台“政务委员”杨秋兴表示,旅游法对台湾观光业可说是“短空长多”。短期来看,过去一些靠购物行程来弥补团费的业者,此路将行不通;不过,未来台湾将可承接更多的“优质团”,观光利润也更能雨露均沾。
其实,岛内业者对于“低价团费+高价购物”的模式也早有看法。有业者指出,如果观光团只停留在“血拼”阶段,陆客增多,台湾观光业却未必赚多。“以团养团”的大旅行社赌大单,100个团里只要有5团有利润,就能回补。但小旅行社接团量小,赌输就倒,乱象丛生。所以,相信新法规会使已被严重扭曲的旅游产品价格真正回归其价值本身。
新法规将原来自费项目的资费移到团费中,使得旅游费用更加透明,但大陆游客或许短期内接受不了价格大幅变化,也有业者在接受采访时叫苦。不过,台湾旅行商业同业公会理事长姚大光认为,新法对台湾市场来说,会造成一次洗牌。“管理不规范、长期靠低团费、进店购物的旅行社将会关门;接待能力好、管理健全的旅行社,日子会越来越好。长远来看,这会让赴台游市场变得更加规范,目前很多以购物为导向的线路也肯定会改。从长远来看,对陆客和业者来说,都是好事。”
[ 责任编辑:张晓静 ]
原稿件标题URL:
原稿件作者:
转载编辑:张晓静
原稿件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