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两会领导人商谈 | 经贸文化论坛 | 直击海峡论坛 | 建党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两岸  >   正文

台商抱团进驻佛山季华路 佛山可向高雄学什么?

2013年08月19日 14:1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字号:       转发 打印

  季华路沿线聚集的多个高级写字楼将有利于提升佛山的商务环境,给周边的服务业带来提升。 李细华 摄

  8月14日,佛山观察推出《王府井绿地缘何落户季华路?》报道,关注季华路已经成为华东及华北企业布局华南市场的重要基地。这种现象也验证了随着城市产业升级进程加速,佛山招商引资格局正在发生微妙变化。一方面,有别于以往以中小制造企业为主的零散招商模式,近年来以一汽大众、奇美电子为代表的大型企业带动产业链招商往高新区及现代工业园区聚集;另一方面,现代服务业项目加速往禅桂新中心城区聚集,形成了季华中央商务带。

  季华中央商务带正日益成为外地投资者结合佛山产业转型需求,布局现代服务业项目的重要选择。今天,我们选择了台商群体,透析他们来大陆投资二十余年后,为何选择季华路与佛山一道转型。

  “你看中了哪块地?”

  2012年初,陈晓可代表台湾正能光电集团接触禅城招商部门时,对方这样提问。而十年前,台湾光电企业和地方政府合作,谈得最多的是土地、物流、税收等硬筹码。

  然而,以设计为主的正能光电不需要大面积的厂房。在后工业时代,土地不再是吸引外资落户的唯一因素,在服务业发展、聚集的过程中,城市的配套服务、人才的聚集以及区域品位,成为吸引优质服务业落地的要素。

  贯穿禅城东西部以及桂城的季华中央商务带成为正能光电们的选择。6月底,《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简称《协议》)在上海签订,海峡两岸进一步开放服务业市场。此后,台商加快在大陆考察投资服务业步伐,佛山以其庞大制造业转型、巨额民间财富,吸引了众多台湾服务业的目光。

  台商进城

  从2012年5月至今,佛山正能光电有限公司落户国家火炬创新园。十年前,大批台湾光电企业进军佛山,在佛山形成了光电产业链条,同时还培育了一大批光电领域的人才。完成原始积累之后,这批人才转身创立公司,为佛山的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动力。业界认为,制造业基础是催生服务业的温床。台商来珠三角投资物流、金融,或者是会计、设计等服务业,均是依附于本地台商的商贸活动而衍生出来的。

  2012年9月,禅城区举办“重点产业项目启动暨金融合作签约仪式”,仪式上有30个项目启动,总投资额超过300亿元。正能光电正是其中项目之一。和去年同时签约的绿地中心、王府井项目等一样,正能光电也选择了季华路。

  在政府100亿资金投入基础建设、300亿社会资金撬动禅城产业发展的同时,大量都市型产业园区在季华路沿线布点。仅在张槎街道,就有七园两城一基地在建,张槎的自我定位也发展成为“国际化的产业新城”。

  入驻国家火炬创新园,在陈晓可看来,是非常自然的选择——园区距离围绕普立华公司集聚的大量光电制造公司仅有1.5公里,此外,作为较早建成的园区,火炬园有较为成熟的孵化机制。最重要的原因是,火炬园在季华路沿线,随着季华中央商务带的提出,以及禅西新城的建设,火炬园等产业园区将成为金腰带上的产业明珠。

  陈晓可的办公地点,从张槎偏僻的工业园区转移到季华路沿线的都市型产业园区,1.5公里的距离,却尽显台资企业在佛山的变迁。

  上世纪90年代,第一批台资涌入大陆,偏离市中心的市郊因为有大片土地,成为台商们的首选;随着珠三角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世界工厂”正在从大陆转移向东南亚等成本更为低廉的国家和地区,佛山也不例外。今年年初,富士康旗下子公司佛山普立华科技有限公司将近半产能迁离禅城,一度震惊当地。

  在富士康们从珠三角郊区的工厂离去的同时,台商们正在谋划着如何进城,到珠三角城市中心开拓服务业发展的空间。珠三角数以万计的台资企业渴求来自台湾的服务业商贸活动,另外,珠三角庞大的制造业转型背后的市场,也被台湾服务业所看好。

  《协议》的签订,为正在外迁的台湾工厂提供了转型契机。正能光电的成立并不是台商转型的典型个例,但富士康的发展规划却成为台商服务业转型的注脚。郭台铭曾公开表示,鸿海集团或将转攻电子商务领域。他说,台湾没有哪一家公司在大陆有这么多工厂、据点,如果鸿海工厂变成卖场,从事电子商务物流,通路事业一定很快就火起来。

  所谓进城,在当前时代背景之下,便是沿季华中央商务带布点。季华路商圈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开始发展,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形成了包括总部大楼、金融机构、大型商业商贸中心、商务办公、酒店公寓、行政服务机构等服务设施在内的商业商务集聚区。目前,季华路东部片区已成为全市商业价值最高的区域。

  台湾服务业更为看重的是,季华路两旁大批围着绿色纱帐的工地所散发出来的蓬勃商机。根据当地政府的规划,10公里长的季华路将由多种业态组合而成,将从东至西分为门户区域、商务生活综合带、千年陶都功能带、智慧新城示范带、岭南水乡展示带、新兴产业功能带。

  抱团进驻季华路

  郊区的台商逐步进城的过程中,新的台商正在探索大陆市场。随着台湾服务业的发展,新一轮的产业扩张正在寻求全球化路径。相较于服务业发展已相对成熟的长三角,珠三角的服务业仍处于一个较快发展的时期。不少台商认为,佛山仍是台湾服务业投资的“处女地”,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方面,辩证来看,这既是佛山的优势,又是佛山的劣势。

  陈晓可正在为市场接受度不高、客户对二次光学设计不了解而头疼不已。然而,在先后三次造访佛山的高雄软件园董事长洪平森看来,这正是佛山的优势所在。“处女地”意味着更加低的入驻门槛、更为稳定的人才环境,以及大份额的市场蛋糕。

  越来越多台商将佛山作为进驻大陆市场的跳板。佛山坐拥1.5万亿工业总产值,居民储蓄量在全国排名榜首。身处珠三角腹地,佛山还天然地和广州联系紧密、辐射粤西。更为难得的是,进驻佛山的成本远低于广州和深圳。

  上个月,佛山创意产业园与在台湾素有“富贵牛肉面”之称的老董牛肉面签下合约。根据合约,老董牛肉面将在佛山创意产业园、1506创意城以及佛山九鼎国际城各落地一家分店。

  依托于在季华路上再开三家分店,刘正雄希望能够以佛山为运营中心,辐射整个珠三角。季华路作为唯一一条贯穿佛山城市中心的快速路,连接佛山一环,可以无缝嵌入珠三角交通网络,其服务半径远不止在佛山。刘正雄目前拥有十多间连锁牛肉面店,包括在美国洛杉矶也有店面。

  刘正雄谋划在季华路上展望全国市场的同时,许多台商认为,大陆市场是台湾服务业国际化的跳板。据新华社消息,8月14日,“两岸连锁品牌服务业发展与转型”高峰论坛在台北举行。论坛认为,台湾连锁品牌服务业者可以通过大陆广阔的市场,进行体质与管理能力升级,探索在大型市场内管理连锁品牌的经营模式,并通过大陆市场的测试与修正,发展出国际化管理能力。

  论坛主办方调研后,归纳出重点结论:如能把台湾各项创新且便利的生活服务特性引入大陆,对于争取当地服务市场的机会将有巨大助益,并能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如何整合各地服务业台商,形成具备规模优势的服务业经营联盟,是未来台湾连锁品牌服务能否在大陆市场保有一席之地的关键因素。

  台商服务业联盟在佛山仍未成立,但实际上,较早进军佛山服务业的台商正充当了这个角色。佛山创意产业园董事长邱代伦告诉笔者,数月来,已经有100多家从事服务业的台湾企业前来考察,其中充当牵线搭桥角色的是纪玉莲女士。纪玉莲是台湾美丽四季精品酒店的董事长,她投资的陶文化主题酒店正在1506创意城内紧张地施工中。

  纪玉莲们的企业进驻佛山的同时,分布在季华路沿线的产业园区、项目载体正在积极对外招商。于是,创意产业园和陶文化主题酒店“联姻”之后,纪玉莲还在某种程度上充当了创意产业园“对外招商部主任”的角色,多次带领有意向在大陆投资服务业来佛山考察。本月,纪玉莲将再次组织台湾企业团考察佛山,她们或将在季华中央商务带沿线的平台投资月子中心、幼儿园、小学等服务业项目。

  通过近年来的城市升级行动,目前总投资超过357亿元的24个重点项目云集于季华路上,为佛山带来600多万平方米的商业、商务面积,季华路已逐渐发展成季华中央商务带。在广东商学院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先庆看来,季华路沿线多个高级写字楼的聚集,将有利于提升佛山商务环境,对周边的生活类服务业会带来提升。

  ■关注

  当台湾风情遇见陶文化

  纪玉莲酝酿将酒店开至大陆已有两年,期间在北京、上海等地都已成立联络处,但她最终还是把第一站定在了季华路南边,在佛山石湾这个千年陶都,与五百年窑火不熄的南风古灶为邻。陶文化,成为这间仍未命名的酒店的招牌。

  “主题酒店的模式很容易被复制,但是融合进来的文化是无法复制的,我的选址也是无法复制的。这将成为陶文化主题酒店的核心竞争力。”纪玉莲说。

  即将开业的陶文化主题酒店和普通酒店有什么不一样?区别于美丽四季精品旅馆在台湾的十几间酒店,陶文化主题酒店将融入佛山的特色陶艺文化。陶文化主题酒店将在陶艺的空间运用上创新。例如,地中海风格的房间中,将特别烧制白色的贝壳和多彩的鱼;将南风古灶烧陶的龙窑融入到房间设计。

  在南风古灶附近,聚集着一批热爱陶瓷设计的新锐陶艺师,纪玉莲则希望能够充当发掘新锐陶艺师的“伯乐”。

  陶文化主题酒店还将为两岸陶瓷文化的交流、碰撞提供平台。在征集佛山新生派陶塑艺术家作品的同时,纪玉莲也联系了台湾莺歌陶艺大师,带来最有设计感的陶艺作品,让两岸陶艺作品“同台竞技”。

  纪玉莲的首要目标客户群体是佛山1100余家台资企业。这些企业分布于佛山五区,纵观佛山,唯有东西向贯穿中心城区的季华中央商务带拥有辐射五区的力量。此外,陶文化主题酒店还瞄准佛山中高端客户人群,希望成为本地人享受生活的去处。

  从四季酒店扩张步伐中不难看出,纪玉莲是一个以谨慎著称的商人。不可回避的是,纪玉莲和邱代伦早在两年前开始谈合作,直到今年感受季华路迅速发展之后,纪玉莲才下定决心。而几乎同时,季华路被官方定位为季华中央商务带,季华路将成为以产业延伸和功能辐射来凝聚佛山的发展主轴,季华中央商务带与岭南大道纵横佛山最为繁华、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区域。

  季华中央商务带为区域价值带来了极大的提升,而配套的逐步完善,也是吸引纪玉莲的要素之一。纪玉莲犹豫两年才落户季华路,然而在和季华路深入接触之后,她开始为台湾服务业和创意产业园牵线搭桥。

  ■故事

  陈晓可的季华路印象

  自从今年年初季华路改造工程开始之后,陈晓可将员工的上班时间调晚了半个小时。

  2004年,陈晓可从不担心上班迟到的问题:时为普立华员工的他,住在紧邻工厂的宿舍里,花在上班路上的时间可忽略不计。九年后,陈晓可成为佛山正能光电有限公司总经理,为了照顾他手下近十名学历高过他的光学工程师,他不得不考虑更加人性化的管理。

  台湾人阿维是正能光电的员工之一,他的学历是光学研究生,目前住在季华五路附近、亚艺公园旁边。阿维每天搭乘公交,穿过季华五路、四路、三路,来到位于季华二路的国家火炬创新园上班。季华路改造之后,阿维每天上下班所费时间无形中增加了不少,所以他为调晚上班时间的措施雀跃不已。阿维并非个例,正能科技的员工大多住在季华五路附近。

  “季华路之于佛山,堪比天河路之于广州。”上月初,佛山市长刘悦伦在考察季华路沿线项目时,对季华路的定位作出了生动的描述。

  陈晓可不太关注本地媒体,他不知道市长曾经做出过如此比喻。然而,他对季华路最初的印象,便是“和天河好像!”九年前,季华路最繁华的地方是东建世纪广场一带,商业、金融初现聚集效应。

  陈晓可是广州人,经常开车往来于广佛两地。在季华路上遭遇堵车时,陈晓可习惯打量季华路旁边新建起来的高楼回忆起9年前的季华路。每到夜晚,从中国陶瓷城往西,季华三路和二路很少看见有车经过,两旁的路灯也漆黑一片。“不到十年间,季华路以神奇的速度变化着。”

  变化的不仅仅是季华路,整个禅西片区的城市配套,在十年间有了大跨越。2004年,陈晓可喜欢去季华五路逛街,偶尔有空,他会乘坐当时唯一一路通往祖庙的公交车,在车上颠簸近2个小时之后,来到东建世纪广场,吃喝、购物,享受一个愉快的周末。

  现在,季华路已经发展成为季华中央商务带,陈晓可对季华路未来的发展非常有信心。季华路将禅西新城和祖庙、桂城串联起来,东面积累的财富将逐渐向西扩散,东面的服务业也将辐射西边的产业园区。陈晓可在期盼季华路快速改造完成尽快到来。

  ■他山之石

  制造业城市升级

  佛山可以向高雄

  学什么?

  “南台湾的企业比较青睐珠三角,台湾北部的企业则较多在长三角投资。”刘正雄说。刘正雄的“大本营”是台北,在入驻大陆初期,他首先选择了上海。两年后,他来到佛山,发现这里聚集的台资服务业中,较多来自台南。例如,纪玉莲的公司总部位于高雄;三次往来佛山的洪平森,任职高雄软件园董事长。

  这或许是刘正雄的片面断言,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由于产业发展轨迹的相似,珠三角和南台湾有着天然的亲近。目前,南台湾的生产性服务业为其雄厚制造业转型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动力,在向大陆扩张之时,珠三角成为此类生产性服务业的首选并不出人意料。

  根据维基百科,南台湾主要以高雄市及台南市为中心,产业以重工业为主,其中高雄地区是台湾主要的石油化学工业、造船业与钢铁业基中地。其他尚有民生轻工业、农业、渔业。近年来逐渐转往观光业和高科技产业发展。

  洪平森曾直言,高雄和佛山有着极其相近的气质。这两个城市都以制造业发家,在发展过程中都曾经欠账于城市建设。作为台湾第二大城市的高雄,至今房价与台北仍有较大差距,而佛山与广州同样如此。台湾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比喻:“从城市特性来说,高雄像个一身短打的台湾南部乡亲,热情、豪爽、草根。”

  高雄正在进行产业转型。洪平森介绍,高雄正致力发展亚太地区信息软件、数码影音、计算机通讯等产业,并结合加工出口区、南部科学园区等产业基础,完善区域交通运输设施,以达成高雄成为“亚太运筹中心”之愿景。为推动高雄成为“亚太运筹中心”,高雄软件园成立,并成为台湾知识密集型产业基地之一。高雄软件科技园重点发展资讯、影音多媒体、流行时尚设计、相关科技服务以及国际财团企业总部、研发中心等。

  高雄软件园区的成功开发,让曾经有“文化沙漠”之称的高雄发生了改变。据报道,“高雄开始有文化,有文创产业基地,有电视剧《痞子英雄》在高雄拍摄,高雄市民不再将高雄定位为工业城市,而是文创城市,软件园区带动新的产业进入高雄,园区更成立产业促进会,把大学资源结合,包括动漫、IT设计、数码媒体等,让原本缺乏基地发展的产业,可以在这里集中扩散出来。”

  相比于对高雄的文化环境带来的改变,洪平森更为得意的是,软件园区聚集了近万名高端技术人才,这正是高雄此前发展文创产业所欠缺的。反观佛山,大量先进服务业正在为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而犯愁,洪平森认为,季华中央商务带的建设无疑是留住人才的一个利好因素——“高端人才勤于用脑,但懒于动身,他们需要足够完善的生活配套。季华商业带的建设,将形成对服务业的聚集”。(撰文:郑雯)

 点击更多新闻进入新闻中心 两岸新闻 台湾新闻

: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