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的那一边,有着亲人,有着跟妈妈同姓同血源的众多亲人”,台湾《旺报》3日刊文《我想回河南》,作者回忆了随父亲回河南探亲的一段经历,称“我好骄傲,这是我的家乡”。
文章摘编如下:
我的父亲来自河南省,18岁跟随国民党来到台湾,日后勤奋自学考上军医,退役后,白手起家在花莲开了间诊所。
我的儿时记忆,每逢假日早饭,父亲总要说上一段他在逃难时,如何饿着肚子想办法活下来的故事,让我们孩子们知道,要懂得珍惜今天吃得饱、穿得暖的生活。父亲也常说,以后你们的未来在大陆,大陆太大了,人口太多了,将来会有出头的一天。
周六的下午,家里电视机播放的总是父亲爱听的平剧,台南长大的母亲后来也耳濡目染,对平剧略有研究;若是父亲看到上演《四郎探母》,当四郎跪在杨母面前时,他常会偷偷跟着掉眼泪,只有我母亲看到,也只有我母亲知道父亲是多么地想念奶奶,她总说:“没看过这么想念家乡的老芋仔。”
因此,一开放探亲后,我父母马上规划返乡行程,买了手表、金戒指等等贵重物品,带着开心又沉重的心情回到河南。我的大爷(伯父)是村里的穷人家,我父亲的归来,对他们来说除了是新奇,也是一种光荣。
[ 责任编辑:张晓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