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两会领导人商谈 | 经贸文化论坛 | 直击海峡论坛 | 建党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新闻中心  >   两岸  >   正文

见证两岸:两部词典两重天

2012年10月25日 10:21 来源:人民日报 字号:       转发 打印

  2009年7月海峡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商定合编中华语文词典以促进两岸交流,消除语言文字障碍。这一举措受到两岸同胞的欢迎和各方面的支持。从2010年正式启动到2012年初,仅用两年时间就编成280万字的《两岸常用词典》并先后上网和出版发行。这在词典编纂史上也是很少见的情况。

  回想两岸人为隔绝的年代,笔者也曾参与主持过合作编写两岸词典的工作。当时人力物力十分困难,往来交流也极为不便,所以编纂的时间特别长,从1995年开始到2003年,才出版了一本《两岸现代汉语常用词典》,当时社会和媒体也没有什么反响。那时台湾是陈水扁当政的年代,前后对比,深感10年光景,两次两岸合编词典情况真是不可同日而语,可谓冰火两重天。

  当年也由两岸民间学者各自成立一个编写组,除了开始开过一次会外,就全靠邮寄和电话联系,既不方便又费时费力,以致难于沟通交流,相互审读拖延时日。由于双方缺乏共同研讨,又互不熟悉对方的语境和语言情况,自然难免出现差错和缺漏。

  现在两岸“三通”,来往方便快捷,一年内不仅多次互访会商,平时电子邮件、可视电话频繁交流,把两岸编写组联在一起,工作效率和质量远远高于过去。“三通”前到台湾要两三天,头天到深圳,第二天早早过关到台湾驻港机构办理赴台手续,如果手续办不完就得第二天去台湾了。现在我们上午9时从北京起飞,中午就到台北,同台湾同仁们一起共进午餐了。双方稿子通过网络传输,及时得到处理,不同意见随时交流,还可用视频电话在屏幕上相互讨论,所以才有那样高的速度编成《两岸常用词典》。

: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